归责理论在日本也有一定影响。{2}最近两三年以来,对客观归责理论进行研讨在我国刑法学中也形成了一个热潮,大有离开客观归责理论就不能发展过失犯论之 的结果是构成要件,构成要件是由刑法规定的,因此,这里的结果,只能是刑法分则对过失犯罪所规定的具体的犯罪结果,交通肇事罪中的死亡后果,必须是交通违法行为直接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932.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罚制度,法律后果上是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的缓刑。 二、我国的缓刑制度 (一)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 缓刑是我国刑事法律的一项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对判处一定刑罚的 的义务工作量,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还可考察其改造的程度。规定相应的义务,为社会做贡献,既惩罚犯罪分子也有利于犯罪人跟社会的联系,在不与社会隔离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41.html -
了解详情
归属的思考,单一正犯体系(或者统一正犯体系)逐渐进入我国刑法学界的视野。但是,由于路径依赖的缘故,我国学界对单一正犯体系存在诸多误解。在这些误解的基础 刑法典》第211条规定的乱伦罪,其直接正犯必须是具备特定亲属关系的人。如果直接的行为人不具备特定的亲属关系,则其他参与者不构成犯罪。在特别义务犯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89.html -
了解详情
秩序。也有学者认为,风险刑事法网的有限扩张、风险预防原则主导下的刑法前置,较之传统权利义务基础,突破责任原则的刑法制度技术革新,更具实质合理性。还有 死刑问题研究 死刑问题是当前我国刑法立法、司法和理论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刑法修正案(八)》取消13种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并规定老年人犯罪原则上免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63.html -
了解详情
归属的思考,单一正犯体系(或者统一正犯体系)逐渐进入我国刑法学界的视野。但是,由于路径依赖的缘故,我国学界对单一正犯体系存在诸多误解。在这些误解的基础 刑法典》第211条规定的乱伦罪,其直接正犯必须是具备特定亲属关系的人。如果直接的行为人不具备特定的亲属关系,则其他参与者不构成犯罪。在特别义务犯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62.html -
了解详情
秩序。也有学者认为,风险刑事法网的有限扩张、风险预防原则主导下的刑法前置,较之传统权利义务基础,突破责任原则的刑法制度技术革新,更具实质合理性。还有 死刑问题研究 死刑问题是当前我国刑法立法、司法和理论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刑法修正案(八)》取消13种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并规定老年人犯罪原则上免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882.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处罚,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而现行我国税收犯罪规范似乎缺少了这一相连接的链条。这主要表现在对逃避税收缴纳义务的规定上。在国内市场主体中 美国居民使用外国银行帐户逃税给予严厉惩罚。这种行为,实际上也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偷税犯罪行为。随着加入WTO后关税减让承诺的逐步兑现,跨国公司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进驻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832.html -
了解详情
要件要素的作为、不作为及有关状态。行为的状况指刑法规定的行为时的特定情形。行为的结果,即刑法规定的行为造成的结果。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危害结果是指危害行为对 构成事实的认识;过失责任即责任过失的判断包括对是否具有阻却主观注意义务的违反性的判断,而不包括客观注意义务的违反性因素;期待可能性,是指在行为的当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65.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罚制度,法律后果上是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的缓刑。 二、我国的缓刑制度 (一)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 缓刑是我国刑事法律的一项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对判处一定刑罚的 的义务工作量,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还可考察其改造的程度。规定相应的义务,为社会做贡献,既惩罚犯罪分子也有利于犯罪人跟社会的联系,在不与社会隔离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671.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必要追诉时,可以不提起公诉。据此,原则上对于较轻的犯罪,实际操作中包括杀人等刑法规定的严重犯罪,检察官均可以根据犯罪嫌疑人及其犯罪行为以及犯罪后的 决定,终结诉讼;如果犯罪人没有履行或没有安全履行相应的义务,检察官即提起公诉。而酌定不起诉决定则具有终止诉讼的效力,一经作出,诉讼即告终结。就此而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