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赵某采用能够变钱的欺骗手段骗取他人财物,应构成诈骗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赵某虽然采用欺骗手段使李某产生了错误认识,但 已经将财产转移给行为人占有,行为人可以进行事实上的支配或控制;另一方面还要看受骗人是否具有将财产转移给行为人支配或者控制的意思。本案中,赵某变钱时,虽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626.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构成的描述。在罪刑法定原则下,一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关键在于行为是否符合罪状对具体犯罪构成的描述。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对 增加了罪状的不确定性,影响认知 我国刑法中有不少兜底条款,如贷款诈骗罪中的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信用证诈骗罪中的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的、合同诈骗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98.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标的的处置也必然有所不同,所以可以从行为人对他人财物的处置情况认定其主观上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行为人将取得的财物全部或大部分用以挥霍,或者从事非法 之故意,其行为构成合同诈骗;如果行为人将取得的财物全部或者大部分用于合同的履行,即使客观上未能完全履行合同之全部义务,一般不以合同诈骗罪论;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286.html -
了解详情
故本款旨在提示司法人员对于上述行为不得认定为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而应以保险诈骗罪的共犯论处;其二,即使没有本款规定,对于上述行为也应当按照刑法总则关于 共同犯罪的概念不符合。而区分注意规定与特别规定的基本意义,在于明确该规定是否修正或补充了相关的基本规定。换言之,将某种规定视为特别规定还是注意规定,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583.html -
了解详情
新的法律确定该行为是犯罪或者对某种犯罪改为适用较重的刑罚,那么审判时是否可以根据行为后的这项法律对其定罪或者适用较重的刑罚呢?这就是一个问题。 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中认为诉讼诈骗行为不构成诈骗罪,构成其他犯罪的,应当以相关罪名进行追诉。这是一种误读。实际上,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166.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研究所所长宋朝武教授指出,检察院的监督主要针对法院的审判权是否正确、合法行使,对当事人的行为一般不应监督,除非当事人严重违法或侵犯国家 种情况不容忽视,如被告不知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交出财物,则原告行为应构成诈骗罪。另外,当原告与法官串通作出错误判决时,对法官可按枉法裁判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52.html -
了解详情
。 2003年最高法院《关于行为人不明知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问题的批复》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根本上就在于该司法解释是严格遵循整 认识错误,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跨越了不同的犯罪构成(票据诈骗罪与金融凭证诈骗罪)。根据处于通说地位的法定符合说,此类错误原则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6833.html -
了解详情
界限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诚意,亦即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没有这一目的,只是因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因 即逃匿的,根本不履行合同,不论其合同形式上是否有效,其诈骗意图确定无疑,当然构成合同诈骗罪。 综上所述,区分合同诈骗罪与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是比较复杂的,必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4182.html -
了解详情
、地点、数量、价格、品种、行为人与本犯的关系、了解程度等方面推定行为人是否明知是赃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 占有为目的,通过QQ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罗某胜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转移,其行为还构成掩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5711.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因而约定受贿在其表现为有约定受贿但尚未实际收受贿赂的行为时是否构成受贿罪就具有一定或然性。可以说,两高文本对约定受贿行为的定性处理的规定 万元(即535.4万元)。据此,省检察院反贪局《起诉意见书》认定邱某某构成受贿500余万元。[24] 邱某某受贿案是2014年四川省反腐斗争中由最高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50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