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满足国家、社会及其一般成员对秩序、公正、效益的需要,是通过处理刑事案件来实现的,这一点是同其它法律价值所不同的。也有学者将公正、效率与 行动层面解决纠纷,才能为我们建构科学、合理的刑事诉讼程序提供功利标准,“诉讼程序始终不是为存在而存在”,[12]毕竟什么样的程序本身才是公正的,最终还是应当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24.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们所面临的是极其复杂的纠纷,无论其如何谨慎行事,也难确保裁判绝对正确。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就成为诉讼制度中一个难题。而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相比,还 可以作为新证据提出。一般而言,当事人申请调查证据,应当同时说明所申请调查的证据将对案件起什么样的证明作用。而法官也正是依据这一说明来裁定是否有必要进行调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75.html -
了解详情
附带民事诉讼赔偿实行什么原则,是根据被告人的实际赔偿能力来赔偿,还是依照民事法律规定实行实际损失的原则来赔偿。笔者认为,既然是民事诉讼,就应当按照《民法 原因。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出于保障刑事案件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诉讼权利的考虑,而实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告知制度,其出发点本是无可厚非的。但笔者认为,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04.html -
了解详情
是靠骗取贷款进行经营的空壳公司。至于被告人意图全部占有贷款和利息,还是部分占有贷款,这对认定被告人的非法占有目的并无影响,只能决定其非法占有贷款数量 财产而遭受经济损失提起民事诉讼的,受理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应当一并审理。这为被害人能对贷款诈骗犯罪被告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提供了依据。四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64.html -
了解详情
什么限制条件。任何一个刑事案件在法院作出生效裁判后都可能一再地成为审判的对象。我国的刑事再审制度在刑事诉讼法典中被称为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的人权。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由于不知道申请再审后的结果对被告人有利还是不利,心存顾忌,明知道判错了也不敢申请再审,导致一些错案得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62.html -
了解详情
划分,我国的现实诉讼中,实行检警分离的职能设置,公安机关是法定的犯罪案件的侦查机关,“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承担着国家 有罪指控,审判者应当在认识上偏向于认定被告无罪。当然,我们现在的诉讼法做得还是不够的我们目前针对无罪推定原则批判最多的就是如侦查阶段的刑讯逼供和无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39.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百七十条第二项规定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是指下列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刑事案件:(一)故意伤害案(轻伤);(二)……”该条第二款 的事情,现在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经过公检法三机关的层层工序,其最终还是在法院以民事赔偿来告终,这有什么意义?我们在审理这类案件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14.html -
了解详情
,依照《合同法》、《担保法》中,对数额和方式有约定是合理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在一个民事纠纷案件中,最了解双方当事人情况的莫过于他们自己。由当事人自主 的警惕,还是没将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担保作出相应规范性的规定。虽然这有利于保护法院财产保全工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但不能适用于当前以及未来社会民事纠纷数量逐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9752.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中,并没有对证据的概念进行明确的规定。我们将民事证据定义为 是在民事诉讼过程中,能够依法定规则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4〕它是真实的 视听资料的证据能力及采信规则〔J〕. 现代法学.2004(4) 〔7〕岳国民. 浅谈刑事诉讼中视听资料证据的若干问题〔J〕. 法学论文网 〔8〕胡锡庆、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2508.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原则, 销售者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又如,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民事纠纷中, 由谁来承担举证责任的问题, 依据的是《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谁主张谁举证 《观察》2014年第3期。 [10] .杨立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释评》, 《法律适用》2013年第12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05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