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民法主体,是指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其与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在实质上是一回事。⑴然而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并不是只 应承担合同的义务和责任。这就是说,影响合同效力的因素只能在该合同的主体、内容之中,而不能以该合同之外的因素决定该合同的效力。其次,我们看人民法院的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95.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上的义务。由于我国行政程序法尚未出台,有关行政程序的法定义务主要散见于各单行法律、法规及规章巾,如行政许可法中规定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行政机关有 看是否涉及行政权力的行使,如果存在行政主体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就应是行政不作为侵权,而非民事侵权。举一案例予以说明:1988年,原告王某某之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855.html -
了解详情
德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四条)或者劳动合同内容违反善良风俗(sittenwidriges Rechtsgeschaeft , 德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八条)。 - 劳动合同可被撤销(Anfechtbarkeit des Arbeitsvertrags)。与其他所有法律行为一样,作为劳动合同构成基础的意思表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217.html -
了解详情
行使的,并可以导致债务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溯及地消灭,具有形成权的性质。请求权说认为,债权人针对债务人不正当处分财产的行为以及第三人受益的结果有 上和实体上都会相当复杂,必然涉及到撤销的内容是债务人的全部行为还是部分行为、撤销后财产怎样处置等实质问题。像上述案例在处理时,假如仅简单地判令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494.html -
了解详情
受侵害的法益所有者并没有特别关系而负有排除侵害的义务。故ISP的不作为不中断服务或移除内容不应以帮助犯。笔者认为,在ISP明知其违法的情形下,其 行为的部分需要保护,污染环境的不法部分法律就不应要求予以阻止,这没有道理,而且将原本合法与非法并存的行为硬性地分离,只强调合法部分无视非法部分,怎么说都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374.html -
了解详情
效果,然而效果之发生,乃系于外界之事实状态,并非由于行政权心理之状态。有人认为,法律行为意味着相对人不服从该行为时必定伴随一定的制裁后果,而事实行为则 ,但与此同时也给司法实践带来不少困惑。 在案例2中,如果当事人选择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其取得的赔偿数额可能比通过民事赔偿诉讼得到的要少许多,这是因为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422.html -
了解详情
皮肉之苦,而是事件发生后起不到任何推动法治进程、警醒社会大众及政治官僚的积极社会效果。[1] 其次,与前述案例相比,也许该法律事件本身并不具有太强的 ;其次,从程序法即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以及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层面上,对律师执业过程中的程序问题进行详细规定,从而保障律师执业过程中的合法权利;最后,积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397.html -
了解详情
赋予民事主体满足其利益的法律手段。民事权利的本质是民事利益。民事义务是指,民事法律规范规定或者当事人依法约定,义务人为一定行为或不行为,以满足权利人的利益的 履行返还原物义务的情况下,返还原物与本法规定的返还原物责任竞合;但其他内容不发生竞合,例如返还不当得利数额的确定规则与本法规定的赔偿损失规则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48.html -
了解详情
方法必须要用书证证明则必须采用书证,否者,不合法。 3、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一般而言,采用非法的方式,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收集的证据都是违法的,不具有证据 能作为证人。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而且还规定了证言适格的条件,必须出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62.html -
了解详情
是保护我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并以此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该案作为运用识别制度确定涉外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竞合纠纷管辖权的最早案例,特别是在当时国内 中指出: ?一个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有时可以同时产生两个法律关系,最常见的是一个债权关系与物权关系的并存,或者被告的行为同时构成破坏合同和民事侵权。原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