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ech and Private Law in German Constitutional Theory, 48 University of Maryland Law Review,p.263. [41]参见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在我国宪法学界,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53.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清华大学法学院2006年博士论文,第61页。 [19]史尚宽:《民法总论》,正大印书馆1980年版,第296页。 [20]请参阅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商业银行法》第89条之规定,城市信用合作社适用商业银行的有关规定。 [22]同注[20]。 [23]王泽鉴:《民法总则》,三民书局2000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41.html -
了解详情
,原告是在向被告主张其实体法上的撤销权。根据我国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这种撤销权的产生须有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等事实 [A].杨建华.民事诉讼法论文选辑(下)[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2. [6]王泽鉴.民法总则(增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7]梅仲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99.html -
了解详情
究应归属于谁。并非不当得利所能决定,而应依不法无因管理之规定解决。[12](P107108)[7](P212213)即管理人明知系他人事务而仍为自己之利益管理者,本人 一采行为本位(注:有关行为本位与资源本位的介绍,参见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以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75.html -
了解详情
还是想指出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前面我已经讲过的主体问题,因为总则是后面各章节的统领,因此物权的主体应包括自然人、法人及其他民事主体,而不仅仅是 法时期就已产生占有,当时占有是指对物件有事实上的支配和管领。这国民法并未规定占有制度,但在民间习惯上,占有在事实上还是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并起到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74.html -
了解详情
终止不明的问题,以及代理权是否发生不明的情况。参见佟柔:《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82页;魏振瀛:《 存在过?比如在代理人持被代理人的介绍信签订合同的情况下,根据前述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果被代理人和相对人串通起来,代理人可能立刻倾家荡产(根据习惯,介绍信中用语常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71.html -
了解详情
)因情事变更而实现不能(doctrine of impracticability):依美国法学会同一汇编第680条之规定,凡契约订定后发生完全与当事人所预期者不同,致使契约之实现有 另为契约之变更,法院亦应依职权为之。可惜,此项规定本为实体法上之规定,理应规定于民法总则,以为一般民事法规之适用,似不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98.html -
了解详情
早确认的非生命人民事主体是国家。赋予国家以私法上的主体资格,实际上是为了规定国家财产的归属,用确实可行的国家所有代替难以付诸实施的全民共有。此后无论是设定社团 第162页。 原文:法人的本质就是拟制私意志。 佟柔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8月版,第58页。 彭万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85.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就只余债权行为。这样一来法律行为作为总则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只规定债权行为就显得无意义了。又因为法律行为制度是民法总则的核心内容,没有法律行为的支持 ,物权行为是对法律行为依其法律效果进行分类的逻辑上的必然结果。 纵观我国民法学者否定物权行为存在的理由,几乎全部集中在对物权行为独立性、无因性理论的攻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45.html -
了解详情
,2000年4月1日起施行(下文将简称新制度)。这次修法彻底废除民法总则编中原有的禁治产、准禁治产制度,刷新了原亲属编中的 后见问题研究会报告书[M].日本:财团法人金融财政事情研究会出版.1997.9.日。 [2]据联合国规定,65岁为老年人,45-59岁为中年。而在联合国2000年公布的官方数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