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围绕美国福利权性质所展开的论争 美国的司法判例并未从正面去回应福利权性质的问题,美国的公法学者也秉承不同的理论进路与视角,对福利权 博士研究生 [注释] 宋华琳,浙江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1] 因为代表们担心如果以肯定式的宣言在宪法中罗列公民的基本权利,在实施上极不现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255.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修正案第15条即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十五大报告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和“依法治国”的根本方略,第12条和第13条宪法修正案即明确 :保障公民权利和进行制度完善,是当代宪法的两大核心内容,也是宪法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宪法承认个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差异,将权力作两维划分,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65.html -
了解详情
的条款主要体现在宪法中,而程序性正当法律程序的法律条款主要体现在宪法体系下的部门法中,尤其是三大程序法以及相配套的法规中。三、我国三大诉讼立法及配套法规是 公约》,更加表明我国把建立一套完备的正当法律程序作为宪政建设的明确立场。在宪法学理论的研究中把宪法的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的构成要件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83.html -
了解详情
的各个领域,法学研究也不例外,并且表现得更为突出。在被称为法学骨干学科的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诉讼法学、商法学、国际法学甚至刑法学中,如果我们检索其 ,我国法学研究者基本是站在立法者立场上来考虑问题的。如在理论法学中讲法律是统治阶级的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法律体系是规则体系,制定法是唯一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66.html -
了解详情
的家庭权利时,最高法院也坚持了植根于深邃的社会良知的理论来论证其判决正当性。如在 Moore v. City of East Cleveland 一案中,[25]最高法院指出 应局限于公民与国家间的关系上,也存在于家庭成员之间。对宪法学的研究启示应关注部门法的发展,比如家庭法。宪法的价值理念在家庭法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414.html -
了解详情
配置,其痛苦之感受即为法人之感受。亦必唯有如此认为,法人实在说-组织体的理论才能前后一贯。否则法人之人格权受到侵害,其内部自然人纵使极为痛苦,现行法律制度 法可知,此部分损害系属非财产上损害。为了构建我国相关的损害赔偿责任体系,并且体现精神损害赔偿本质的时代意义,本文建议《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66.html -
了解详情
页。 [4] 文正邦主编:《宪法学教程》,法律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346页。 [5] [法]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 人民法院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转引自罗东川、丁广宇著:《我国能动司法的理论与实践评述》,载《法律适用》,2010年第2、3期。 [8] 为行文方便,此处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10.html -
了解详情
初版,1947年增订版)等则未予评论。[1]北京大学法学院翟小波博士《介绍几本汉语宪法学的好书》一文(载宪政知识网)对吴宗慈和吴经熊、黄公觉的著作有所 年来之发展》(1994年)一文中曾指出,训政时期行政法院之判例与行政法学之理论,行宪之后,似无多大变化。其一个例证就是20世纪30年代在大陆出版的范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866.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是什么?翻开一些宪法学著作,可以看到这样一些话语:宪法是根本法,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集中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反映了各种 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在不同时期(制宪和修宪时)力量的变化。上述的理论假设只有在证明了中国在不同时期(特别是制宪和修宪时)存在不同利益集团,同时这些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07.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的宪法解释究竟应以何种方式展开,是中国宪法学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综观世界各国的宪法解释制度,宪法解释的模式无外乎两种:具体解释和抽象解释。所谓具体解释, 在中国的宪法文本下创立一套区分宪法解释和立法的理论;(2)机构,必须在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下设立职司宪法解释的专门机构,直接承担释宪职能。(现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