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损害要件、过错要件和因果关系要件即可,独立的违法性判断并不需要,正当化事由的地位更难以得到承认。 这一点,即便是在以违法性作为侵权要件之一的国家,也表现 到,德国法上的侵权责任引入了刑法学者的三阶层理论,即责任成立的第一个阶层为构成要件符合性(包括行为、侵害、因果关系三个要素),第二个阶层为违法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183.html -
了解详情
推定和疑罪从无原则的 法律恩惠。 这一系列冤案的发生与司法不公正有着直接因果关系,而司法不公正与司法理性紧密相连。换句话说,这些案件肯定是非理性断案, 有其特殊性,特别是其语境敏感性,这种特性需要引入广义逻辑观即非形式逻辑理论作为其方法论基础,从而为通过司法公正提供方法论指导。 【作者简介】 熊明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278.html -
了解详情
一条文的罪状表述中都有大量词语属于原型范畴,这些词语广泛分布在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犯罪对象、数额和情节、主体身份、主观方面等所有犯罪构成要件中。从 中的经验认知,遵守经验认知的规律和模型。 刑法中不可避免地有许多法律专业术语,如故意、过失、作为、不作为、正当防卫等,但这些专业术语仍然来自于日常生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852.html -
了解详情
承认问题难以回答。[2](P219)这实际上是混 淆了自然行为与刑法中行为概念所造成的困惑,导致在不作为等特殊的行为形式上出现 了对行为的上位概念界定的 犯罪行为不但具有人的行为的自然性 ,而且更具有人的行为的社会性。它是在人伦关系中具有实践之重要性的身体运动。 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是反伦理反道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37.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都重视对因果关系的考察。并且构成要件的内容都是由法律明确规定,法律规范也多为禁止性规范,在侵权法上体现为不能过多地限制人的行为自由 在一定范围内会影响到对加害者科处刑罚的必要性,这一点不能否认。其原因必须作为问题来加以思考。 四、刑法、民法中的行为规范与制裁规范刑罚、损害赔偿的机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0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但只能证明总体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模糊的因果关系,即只能证明因果关系的第一个层面,而不能细致证明其第二个层面,无法确定究竟是谁的行为 或者国家珍贵文物等为盗窃目标的,应当定罪处罚。对于挪用资金等数额犯中的不完全形态,刑法以及司法解释没有明确是否需要定罪处罚,根据谦抑原则,刑罚手段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132.html -
了解详情
奸淫的目的。 强奸罪: (1)强奸罪的本质:违背妇女意志、强行发生非法的性关系; 刑法保护的是妇女的性自由?还是妇女的贞操权? 我国的强奸罪保护的是性自主权 故意和过失,但必须强奸行为和加重结果具有直接性的因果关系,因此强奸致人自杀的属于酌定情节,而不是这里的法定加重结果。) 一、利用残疾人的残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004.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领域,似乎可以将其视为是永远解不开的因果关系这一死结的真正发端。 对于刑法的研究者而言,简单的犯意(mens rea)和行为(actus reas) 当中,要求通过规定犯意的证明标准,提高检方的证明义务。而犯意要求一方面作为提高证明义务的砝码,另外一方面还可以为对于行为人的惩罚提供某种道德意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263.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刑法的规制对象是犯罪行为。{7} 有学者认为刑法没有独立的调整对象,因此,不能以调整关系作为刑法成为独立部门法的基础。反对者分为两种观点,第一, 七个月的审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医院的诊疗与死者的死亡有因果关系。此后,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进行二审,截至目前,二审审判结果尚未宣判。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34.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的适用解释的权力。但是,正如泷川幸辰所说,将分权理论作为罪刑法定主义根据的理由是极为不充分的,分权理论最终完全封锁了法官对法律的解释,并把触及 主观说那样探求立法者于立法时的心理学上的意思,而是探求法律规范背后并与之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利益状态及其衡量,以尽量扩充法律规范的意义内容,现代主观说不再如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14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