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法学》2011年第4期 【摘要】先刑后民原则被奉为涉嫌合同诈骗案件的一般处理模式,对民事合同纠纷分别驳回起诉、移送侦查、中止诉讼。现行 ,重构涉嫌合同诈骗案件的程序协调机制,以正确定位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制度功能,有利于实现权利救济与惩罚犯罪的有机契合,实现我国司法体制与被害人权利保护国际潮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3084.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仅就字面理解,审判时只是刑事案件的一个阶段,即法院受理案件到判决生效之前这段时间。但字面含义不能将此前羁押的怀孕妇女包含在内,结果显然是 与充当,假冒与真实并无差别其实质都是使得被害人误认罪犯为军警人员,故军警人员显示其身份抢劫的,应认定为冒充军警人员抢劫{19}(P.717)。毫无疑问,真正军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674.html -
了解详情
的精神状态、年龄状况以及有无故意过失,只要对被害人造成了损害,就应当受到国家的否定评价,即应当是国家所禁止的行为,至于是否处罚,那是在责任阶层再予 (二)司法解释明确区分违法和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的规定也同样体现了阶层式犯罪论体系中严格区分违法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310.html -
了解详情
的精神状态、年龄状况以及有无故意过失,只要对被害人造成了损害,就应当受到国家的否定评价,即应当是国家所禁止的行为,至于是否处罚,那是在责任阶层再予 (二)司法解释明确区分违法和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的规定也同样体现了阶层式犯罪论体系中严格区分违法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302.html -
了解详情
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2010年7月1日起制定施行的两高三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 或手段强制、迫使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供述罪行。至于何为强迫,可谓人云亦云,莫衷一是。有些学者将强迫的情形做任意的扩大解释,认为犯罪嫌疑人在羁押环境下进行供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92.html -
了解详情
提供一定的判断标准,也尽管可能会存在不明确的地方,但是客观归责理论较之相当性说,对于增加法官的刑事案件自决权,显然更为有利。 客观归责理论建立三个递进 讨论都没有依附,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此外,受枪伤的被害人被送医院救治,在医院救治期间被火烧死的例子,以往都是用因果关系中断或者没有故意来解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60.html -
了解详情
过程。 那种将证据定义为真实事实的观点,否定了法庭审判过程的独立价值,将刑事诉讼的起点视为案件的结局。这种观点只能带来证据适用上的混乱,并且无助于建立 、书证、视听资料、电子证据等,言词证据则可以包括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和鉴定意见。但是,这种证据分类无论如何也很难穷尽那些纷繁复杂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37.html -
了解详情
说都会存在破绽,就像一个人总是在暗地里害了别人之后却当面对被害人说他如何帮助了被害人,这个人的话中就总是会显现出漏洞一样。 只有采用功能责任论 自己的贫困而被判决为犯罪,这无论如何有违责任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5日发布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还指出:交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726.html -
了解详情
说都会存在破绽,就像一个人总是在暗地里害了别人之后却当面对被害人说他如何帮助了被害人,这个人的话中就总是会显现出漏洞一样。 只有采用功能责任论 自己的贫困而被判决为犯罪,这无论如何有违责任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5日发布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还指出:交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457.html -
了解详情
曾连续多年在全国人代会上提交议案,呼吁修改刑事诉讼法。他认为修正案草案中完善侦查监督的规定意义重大,为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公民提供了救济途径。 由于现行法律对 自诉案件,当事人双方并非诉讼的参与者。而公诉案件的性质不同,它侵害的主体是国家、社会的公益,提起诉讼的主体是检察机关而非被害人,无论在法理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3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