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查,仅能通过阅卷进行二审裁判。这种根据公诉方移送的案件笔录来审查一审法院判决是否成立的二审裁判方式,不仅二审的实质意义不大,同时迫使一审法官必得尽力追求判决 。 【注释】 [1]如魏根特教授对德国刑事审判中法官职权主义的反思,参见[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等译,中国政法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53.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阶段的证明,那么侦查、起诉程序中的证据合意形式难以纳入刑事合意证明的范围。笔者认为,刑事证明是一个动态过程和静态结果的有机结合,随着刑事诉讼 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意见(试行)》和《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 [2]关于合作性司法模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490.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功能狭窄机构甚小的公诉处,但在司法实际运作过程中,人们仍然认为警察局与法院之间并未插入任何独立的机构,只是有些犯罪案件需要在诉讼程序开始前获得一位 活动的核心,是欧洲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刑事诉讼程序向更为正义和人道的方向发展的两个主要成果之一。[18]但在另一方面,检察机关毕竟担负以国家权力检控(调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698.html -
了解详情
法定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其次,要修改刑事诉讼法,在诉讼程序中增加刑事和解环节,对刑事和解案件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案件的处理方式等作出统一规定 有期徒刑的被告人,达成和解协议并实际履行后,检察机关应对其提起公诉,但可以提出在法定幅度内从宽处理的量刑建议。 【作者简介】 张洪宇,天津市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33.html -
了解详情
期限 当前,我国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适用比例偏低,绝大部分犯罪嫌疑人在审判前都处于羁押状态。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的最长办案期限 审机制中的刑事和解制度必须明确适用对象、掌握适用条件、规范处理程序。如果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不同意和解的,承办人应及时恢复诉讼普通公诉审查程序办理该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55.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人民法院认定公诉案件的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对已经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经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应当一并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据此,在刑事案件中,由于 致使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难以查清。其家庭共同财产在执行阶段难以确定,如要确定、分割等,须经法律程序,办案期间较长,难以执行。 3、在改革开放、以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271.html -
了解详情
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之间冲突的需要,法律可以规定法律监督权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可以采取不同的介入方式。就审判阶段而言,在公诉案件中,法律监督权完全可以选择在 监督?事实上,在审判过程中,审判的合法性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刑事诉讼程序本身以及公诉方公诉权、被告人诉权的行使予以解决,比如在二审中,被告人完全可以依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37.html -
了解详情
则在于维护公诉权、审判权的实施。因而在刑事诉讼中律师 与公检法机关人员形成了以下关系:1.刑侦、预审中,律师与公安人员有共同性。在此阶段双方都力争 诉讼活动。但是,一旦辩护律师参加了刑事诉讼,他就可以依据自己对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的认识开展辩护活动而并不是根据被告人的意志进行辩护,由此 可见,辩护律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966.html -
了解详情
处理。(三)不起诉意味着刑事诉讼程序的终止现代刑事诉讼中有一项公认的基本原则,即“不告不理”原则。其基本含义是对未经起诉的刑事案件,法院不得受理和审判, 到审判阶段;而不起诉则表明刑事诉讼不进入审判阶段,阻断了刑事诉讼的继续进行,意味着刑事诉讼程序的终止。这也是不起诉决定的直接法律后果。(四)不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313.html -
了解详情
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1999年1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第96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人民检察院2003年至2006年办理的自侦案件中律师执业为视角》,载石少侠、徐鹤喃主编:《律师辩护制度研究以审前程序中的律师作用为视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5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