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从条文表述可知,不具备合法 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389.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申请,合法权利就无法得到保障。笔者遇到这样的案例,劳动者因解除劳动产生劳动争议,和单位进行口头协商超过一年未果,再申请仲裁,因无法 仲裁员的主持下,双方经协商,公司同意支付李小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35112元,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两倍工资差额19465.74元;并为李小姐缴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276.html -
了解详情
增长,部分企业突破 “三性”岗位范围,在主营业务岗位和一般性工作岗位长期大量使用被派遣劳动者。为严格限制劳务派遣用工,草案规定劳务派遣“只能”在“三性”岗位上实施,并 到新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在解除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应当把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9537.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法》第39 条第(2)款规定的情形。解除合同时,用人单位毋须向劳动者提供经济补偿。 在履行解除劳动合同程序时,要注意:第一,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和 ,以及合同相关条款的约定;第二,应经公司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第三,应 当制作解除合同决定书并送达当事员工本人;第四,应按约定发放拖欠员工的工 资,特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033.html -
了解详情
咨询确知自己权益被侵害(3),遂向企业主张权利,企业同意承诺一个月内解决补偿差额;一月届满后企业明示拒绝或有意拖延不理(4)。此例中,不知被侵害的麻木期 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而发生的纠纷,属于劳动仲裁部门受理的劳动争议范畴,这显然是在明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间知道权利被侵害而没有提起争议的前提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5210.html -
了解详情
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 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应赔偿的范围作了规定。劳动者违反法律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的下列损失:(1)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890.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禁止就业服务和就业安全歧视,保障劳动者享有职业培训、签订劳动合同和参加社会保险的权利。同时,还要贯彻《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精神,确保妇女在 、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法》第26条、第27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2)女职工享受产假待遇,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照本企业上年度职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945.html -
了解详情
侵犯,其公司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自己也应当得到相应的补偿。于是陈某向公司提出要求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及承担违约金。但是公司对其要求一直没有正面答复。正当 【案件评析】 本案涉及的是有关申诉的时效的问题。 所谓的申诉时效指的是劳动者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应当在法律所规定的时间内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68.html -
了解详情
补偿。笔者曾在闵行法院帮助一名违法用工的台湾劳动者拿到了补偿和代通金。该案件中员工和公司的合同中约定:“被告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可以解除合同 支付一个月的工资。这个标准看似合理,但在许多外籍员工眼里,遭遇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索要经济补偿时,这成了阻碍他们成功维权的最大“绊脚石”。以2010年度为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232.html -
了解详情
)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用工主体责任,不限于承担工伤赔偿 招用的劳动者,只要能认定与建筑施工企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即使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不能获得工伤保险赔偿,也能享受非工伤医疗待遇、解除劳动合同补偿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8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