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原则,同调解为主相比,这是一大进步,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程序保障,一些暗箱操作,法官包揽诉讼等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第四阶段,1991年《民事诉讼法》 法律、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所禁止之内容,即发生法律效力。四是建议取消民事调解书这一现行法律文书文体,而以判决书或裁定书的裁判文书形式来确立调解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19.html -
了解详情
也使那些恶意拖延诉讼的当事人有机可乘。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在2004年公布的《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规定当事人各方同意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者盖章后 即应视为调解成立,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得随意反悔,法院制作的调解书一经送达,调解协议即发生法律效力。在实践中,不排除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字后又反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189.html -
了解详情
二、执行和解的适用范围 适用执行和解的生效法律文书主要包括:人民法院作出的具有明确给付内容的民事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支付令;法院作出的行政裁判文书中 四、执行和解制度的完善 (一)法院主动介入执行和解,赋予执行和解一定的法律效力。 法院对于当事人和解协议的合法性应进行必要的审查,对和解符合真实自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166.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调解即在合法自愿的前提下进行的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记入笔录或制作民事调解书;还有执行程序中的执行和解,对于执行和解有人认为不属于法院调解,理由是 )其他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调解成立,制作调解笔录,双方当事人和主持调解的审判人员以及有关人员都在调解笔录上签名或盖章,即发生法律效力,结束调解,终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89.html -
了解详情
下降。显然这不利于督促一审法院严肃执法。同时,虽然民诉法允许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申请再审,但对申请再审的理由作了严格限制:即民诉法第一百八 是法院行使司法权的方式,应当也必须纳入检察监督的范围内。因而检察机关对法院的民事调解书同样具有抗诉权,只是其抗诉的理由更多地需要从程序上寻找而已。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27.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该批复指出:“在破产程序中,债权人根据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用抵押物偿还债权人本金及利息的判决书或调解书行使优先权时,受理破产案件的人民法院不能以任何方式 债权的确认,将使这一权力完全落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显然是不符合立法本意的。值得注意的是,《民事诉讼法》第19章“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27.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依法变更被执行主体。作为被执行人的其他组织在执行中虽然没有终止,但是已经名存实亡,不能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也可以依法变更被执行主体。然而 调解书,具有财产执行内容的刑事判决、裁定书以及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二是依法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我国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4.html -
了解详情
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办理手续,移送主管机关; (四)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 的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对于与虚假诉讼刑事案件的裁判存在冲突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应当及时依法启动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 第十六条 公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6506.html -
了解详情
中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并不固定,没有资格限制,原审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既可以充当上诉人、也可以充当被上诉人。 收到法院的民事调解书后不可以上诉了。 、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本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2188.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一)执行管辖 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 ,设立执行机构,专门负责执行工作。 2、执行机构负责执行下列生效法律文书: (1)人民法院民事、行政判决、裁定、调解书,民事制裁决定、支付令 ,以及刑事附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20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