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不同主体实施不同行为。如果不同主体之间不存在犯意联络,则分别定罪,对此并无多大异议。但是,由于我国刑法已经将涉信用卡犯罪中的不同环节上升为独立 ,再到运输、出售,各个环节往往由不同犯罪组织的成员承担。除了在伪造和使用环节查获的案件以外,对其他环节查获的人员,如果按照共同犯罪来追究,则行为人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227.html -
了解详情
与相关部门法的静态关系调适发展 首先是法律用语的合理衔接。客观地看,当前我国刑法中的许多用语与民法、行政法等相关部门法的用语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我国刑法上的结婚 ,《法学》2011年第2期。 [37]参见贾凌、毕起美:《醉酒驾驶行为入罪论》,《法学杂志》2010年第9期。 [38]参见赵秉志、袁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149.html -
了解详情
已报废准备变卖,并与乙一起到现场查看,二人当场决定以6000元的价格成交。次日,乙便组织人力找来切割工和吊车赶到现场,正在拆卸时被群众发现报警,甲被 参见[日]大谷实:《刑法讲义各论》(新版第3版),成文堂2009年版,第208页。 [12] 参见李世阳:论诈骗罪中的财产处分行为,载《北京大学研究生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040.html -
了解详情
的二重性说的立场。[8]不仅教唆犯具有二重性,而且组织犯与帮助犯等都具有这种二重性。从陈教授的上述论述来看,所谓共犯的从属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犯罪性质的从属 预备可罚,但在解释论上,我国刑法中的犯罪预备处罚范围也限于一些性质极其严重的犯罪。在此意义上说,实行的着手原则上是可罚行为的起点。正是基于这一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457.html -
了解详情
的二重性说的立场。⑻不仅教唆犯具有二重性,而且组织犯与帮助犯等都具有这种二重性。从陈教授的上述论述来看,所谓共犯的从属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犯罪性质的从属即 预备可罚,但在解释论上,我国刑法中的犯罪预备处罚范围也限于一些性质极其严重的犯罪。在此意义上说,实行的着手原则上是可罚行为的起点。正是基于这一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454.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修正案(六)》共有20个条文,除了新增加的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其他的全部都是经济性犯罪的罪名。《刑法修正案(七)》共有14个条文,除《刑法》 前期考察,即在增加罪名设置时必须与现有的罪名进行比较,预备纳入犯罪圈中的危害行为是否具有与此类似甚至更高的应受刑罚惩罚的特性?如果结论是肯定的,纳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861.html -
了解详情
不罚不仅仅是理论学说,也是客观存在的立法现实。尽管有罪不罚的情形仅仅针对极少数特殊行为,但它已经动摇了刑罚在刑法中的地位,产生了去刑罚化的效果 明了犯罪实质的多重性。试想一下,如果犯罪概念覆盖着诸如街头犯罪、政治犯罪、有组织犯罪、经济犯罪、交通肇事犯罪和职业犯罪等不同现象,那就不难看出给犯罪概念下定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110.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打击和制裁犯罪提供了法律标准,程序法为之提供了操作规程。根据恐怖活动的概念,可以对我国刑法中的具体罪名做出纯正恐怖活动犯罪与不纯正恐怖活动犯罪的类型 和惩治恐怖活动,只能由专门罪名构成,包括《刑法》第120条的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和第120条之一的资助恐怖活动罪。后者既可由恐怖活动犯罪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245.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犯罪,这岂不是有违共犯从属性? 反驳是:其一,源自大陆法系的共犯从属性原理中的犯罪建立在仅定性的行为类型模式下,相当于我国二元惩治模式下的犯罪十一般 的1.8万元盗窃数额,以盗窃罪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26条第3款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刑处罚。第4款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6030.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对刑法中的罪数划分标准没有区分清楚;二是对数罪并罚的基本原则没有正确把握。 一、被告人张某的行为分别构成两个犯罪 数罪并罚 与其中自然人的共同犯罪,而是包容自然人的组织体的犯罪,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是组织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的复合,不能简单称是一个犯罪主体、两个犯罪主体或者双重犯罪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6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