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的发展,各国法律将进一步融合与渗透,各国会基于本国利益以及整个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在反恐怖立法中逐渐趋于一致,最终建立一部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国际公约。 不同国家之间组织、策划和完成犯罪,或者通过跨国境活动逃避特定国家的追诉,故在国际社会没有形成一个超国家的统一的国际刑事司法系统情况下,仅依靠一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04.html -
了解详情
国内立法对国际反恐怖主义犯罪的义务的贯彻情况不容乐观。一些国家的国内立法中尚无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条款,如欧盟国家在联合行动,共同对付恐怖主义犯罪方面一直走在世界 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构成犯罪。刑法修正案(三)主要增补完善的内容是反恐怖条款,因而,其公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02.html -
了解详情
着人道主义精神的轻缓宽和的刑罚,有利于培养公民内心对于法律的信仰,有利于培养社会共同法治观念和法治心理,从而形成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刑罚通过排除违反规范的行为, 的情况可能是,犯罪人是在一种特定情绪支配下因而不能进行有效思维的情况下实施的犯罪行为,且源于重刑威吓论与古典功利论的一般预防理论,其预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98.html -
了解详情
是由于违法性的不注意没有预见到犯罪事实,而且是在不具有违法意识的情况下的意思。”泷川幸辰认为:“行为人虽然不具有对符合构成要件的事实以及该种反条理性 为法律。因而,规范一方面不仅具有客观的社会评价功能,另一方面又成为社会全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义务。人的行为是否合法,就应以此为标准。正因为作为评价标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37.html -
了解详情
121—3条中明确规定“没有犯罪的故意不构成重罪和轻罪。但法律作出规定的,过失、疏忽、有意识地将他人置于危险境地可构成轻罪。在不可抗力的情况下,不构成违警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这实质上是在共同犯罪中承认个体责任与整体责任并存。对单位共犯怎样处罚呢?主要是“两罚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30.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7—248页。)其三,在间接故意犯罪的情况下,行为人开始萌生的意志形态确系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但是,这种不希望 区别主要体现为构成因素上的不同: 一是认识因素上的差异。有的学者指出,两者在认识程度上仍然存在不同。因为刑法明文规定,在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06.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以上争议的缘由何在呢? 我们知道,世界各国刑事立法有一个共同原则,即刑罚以处罚故意为原则,以处罚过失为例外。因为它们对于犯罪事实 内容和程度是什么?通常认为,“明知”是指行为人对现有事实的认识或者对未来事实的预见,也就是认识或预见表明该种犯罪构成的客观特征的事实情况。主要包括说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61.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中大量存在的共同犯罪和连带犯罪的概念,只有在有犯罪心理的状态下-普通法研究者通常称为“恶毒的意图”-实施有害行为的自然人,才可构成犯罪。这一规则排斥了 、高速公路负有维护义务的法人,如果未能恪尽职守,则应该被诉有罪。为支持这种情况下的刑事责任说,法庭强调这一违法行为的严格责任本质,不履行义务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84.html -
了解详情
,尽管在理论逻辑上顺畅了,作为替代物的控制原则或者其他类似观点又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呢?苦思冥想的结果,我仍然坚守行为的概念,即便是牺牲某些理论上的顺畅 、实施犯罪行为并且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因此,犯罪主体只有某一行为在构成犯罪并且应负刑事责任的情况下才能成立。行为主体则只是表明一定行为的实施者,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71.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是从总体上来说的,不排除在特定情况下,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成员可能构成某些特定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经济犯罪,如贪污罪。根据《刑法》第382条第 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都必须是从事公务的人员。那么,如何正确理解“从事公务”便是正确界定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又一个共通性问题。 什么叫“从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