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的情况下自行实施的辩护,属于自行辩护。而根据辩护人的来源,辩护人辩护又可以被区分为律师辩护与非律师辩护。其中的律师辩护则可以被进一步区分为 司法令状,以便做出强制性的命令,责令侦查人员、看守所满足律师的会见请求,责令公诉人满足律师的阅卷要求,责令有关单位或个人接受律师的调查取证行为,或者直接出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970.html -
了解详情
2款规定: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包括因作证而带来的经济损失的补偿,以及人身安全保护措施等等。 从立法的科学性与完整性来看,长期以来,刑事诉讼立法只注重权力、义务的授予和要求,对权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617.html -
了解详情
难以上演,甚至有人说这种庭审方式改革已完全失败。这从刑事司法实践中公诉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盛气凌人的架势就看见一斑。所以至今为止,检察官们从来都 。 4、量刑建议制度与程序公开 目前,法官的量刑过程相对比较封闭,存在一定暗箱操作现象。而公诉人在公开审理时发表量刑建议,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对此展开有针对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32.html -
了解详情
申请法庭休庭,遭到法院无理拒绝的;法庭无正当理由,允许公诉人宣读证人在法庭之外所作的书面的证言,辩护人要求传唤该证人出庭作证,遭到法庭拒绝的;无理剥夺 各高级人民法院所作的二审裁定和死刑核准统一由二审裁定书来载明,死刑复核程序与二审程序合而为一,就是上述制度的一个必然结果。由于缺乏准确的统计数字,笔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913.html -
了解详情
对起诉书认定的基本情况有无异议,对诉讼权利是否明了以及是否申请回避。 3、公诉人直接宣读起诉书中审查经过、查明的事实、认定的依据及建议适用的法律后,如果 剥夺了被告人、辩护人的诉讼权利,也违背了审判公开的诉讼原则。 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化审,是从总体上提高诉讼效率的有效途径,符合法院追求公正与效率的改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41.html -
了解详情
向他送达证据材料,也不必与检察官实行证据开示。 第三,预审法官对案件的实质审查。预审法官对案件进行实质审查的条件是被告人、辩护人对起诉证据提出了大的 规则。其运作程序可作以下设计。 第一,刑事证据开示正当程序。在法庭调查阶段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后,如被告人表示承认起诉基本事实的(即相当于作出有罪答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35.html -
了解详情
经过或情况说明中予以记载的。对于这一情节,公诉人仅仅是当庭进行简单的宣读,法庭随后允许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就此证据发表质证意见。遇有辩护方对该书面 代表团赴美考察备忘录》,载《量刑程序改革专题研讨会会议资料》,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与北京大学法学院主办,2009年7月3日。 [10]参见金兰等:《基层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291.html -
了解详情
的可操作性。司法实践固然千差万别,量刑基准也难以精确到一个具体数值,但是,一方法院通过与检察机关 的探讨、总结,立足本地区实际情况,揉合办案经验,探索制定常见犯罪 。笔者认为,随附起诉书一并提出是适宜的,因为此时公诉人 对案件详情已有了基本认识。在此提出后,辩护人就可有的放矢地作庭前准备,有充足的机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037.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公正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独立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公正的程序与裁判结果之间的紧密关系,有助于社会成员建立恰当的行为预期,从而起到抑制和 重要意义。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7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11.html -
了解详情
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代理人的意见。该条从立法上又允许证人可以不出庭作证,只需当庭宣读证人的证言笔录即可,这明显与该法第47条规定 作证时,往往对法庭有抵触情绪,其证言有可能不真实,另一方面就是证人出庭不愿与犯罪嫌疑人见面,如见面可能会对其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近亲属的安全不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