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济程序并没有明文,因此被害人隐私权 受到侵害难以得到有效法律救济。 (一)侦查、起诉阶段欠缺对被害人隐私权保护的程序性条款 侦查的目的是 发现和收集证据,查明 的侦查部门,或在每一个涉及性犯罪的专案组中都配备专职人员。从事该项刑事案件侦查的专职人员必须接受有关被害人学和被害人援助的培训,最 好由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24.html -
了解详情
告不理。法院无权自行受理 刑事案件,必须等待检察院提起公诉,诉讼程序由检察院的追诉行为开始,法院不再作为追诉人提起诉讼,没有检察院的起诉,法院不得展开审理。 劳动教养制度非议甚多,其 依据并不是认为劳动教养对被劳教人员人身自由的限制时间过长,而主要是认为劳动教养对公民自由的剥夺未经过任何司法机关的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84.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在审查起诉环节规定被害人告知制度,旨在使被害人尽可能地知晓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便于其参与刑事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是保障刑事案件被害人合法 告知。如对被害人采用邮寄送达的告知方式,至于被害人是否收到了告知书,什么时间收到了,则不管不问,使告知工作流于形式。从卷宗上看,办案部门已经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508.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和解,其结果可以是不予起诉,或者向法院提出从轻、减轻的量刑建议。如,在湖南省检察机关运用刑事和解办理的刑事案件中,除少量案件系公安机关主持和解的以外, 研究院教授宋英辉先生率人于2006年9月至2008年12月对刑事和解进行了长达两年半时间的实证研究,实地调查显示,除上海等少数社区组织较为发达的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203.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既不立案也不向被害人出具不予追究的书面决定,造成被害人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不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4、没有对共同侵害人一并提起诉讼视为放弃 自诉的,应保留其自诉权利。 5、公安机关发现自己立案侦查的刑事案件系告诉才处理的自诉案件,如何与被害人及法院衔接无明确规定。 关于告诉才处理的自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30.html -
了解详情
的不准确必然影响被害人权利的保护。 (二)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 作为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损害的救济方式而言,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本身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这必将 (1)现实情况的需要。在实践中,在发生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相分离的情况下,如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活动时间过长、被害人怠于行使赔偿请求权,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556.html -
了解详情
有外在的体现。严格按审判和复核程序办案固然是慎重的表现,完成这个过程花费的时间有多少,也应该是衡量法院剥夺人的生命是否慎重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有些死刑案件 、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规定,等等。 时下重庆高院报请最高院复核的死刑,都是在运动氛围中侦办、起诉和判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55.html -
了解详情
对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依法决定不起诉。对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并建议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或简化审理程序。对因家庭或邻里 ,因此当矛盾突出时,没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予以解决。因种种原因,在很长时间里,广大农村的群众总会面临告状无门的难处,因此才有秋菊打官司现象。随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34.html -
了解详情
教育挽回”的政策,可以不立案。 对因亲友、邻里及同学同事之间纠纷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要本着 “冤家宜解不宜结”的精神,着重从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角度处理 程序中存在着不少与保障人权相背离的“痼疾”。 1.侦查期限 我国刑诉法规定了起诉和审判的期间,而没有规定侦查期间。国外恰恰是对侦查的期间作出规定,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769.html -
了解详情
造成的时间上的拖延,便于司法机关与人民群众及时与犯罪者作斗争,另一方面,我国刑诉法解释也规定,只有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由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才由 条第一款第二项和《解释》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起诉,或者裁定驳回,如果公安机关经过侦查获取被告人有罪的证据,自诉人再次提起自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4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