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件要素。再如诈骗罪中,被害人陷入错误、处分财产、造成被骗人本人或第三人财产损失也属于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犯罪构成应具有法定性,只有刑法规定的要素 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利用合同,采用欺骗等非法手段,骗取财物构成犯罪的,发生个人承担刑事责任和单位承担民事责任交织的后果。 当然,在这里还需探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10.html -
了解详情
之便所包容[2];取消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构成要件,或者把它作为量刑情节,不仅符合刑法理论和我国打击受贿罪的需要,也顺应了受贿犯罪立法的国际潮流并与公约的相关 很快将贿赂财物上交有关组织或者廉政账户的,或者考虑到将贿款留给公务用途,将相关情况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得到单位领导同意的,均表明行为人无非法占有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041.html -
了解详情
的真实意思表示即可。不管是否已为他人谋取利益,均不影响受贿罪的构成。因此对于手段行为,可不以犯罪形态作为衡量标准,不论其行为是预备行为,还是实行行为,抑或完成 将谋取利益作为区分索贿型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 第四,取财、谋利双重标准说从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人手来区分受贿罪的既遂和未遂这本身并无问题,但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034.html -
了解详情
条第2款。 一、证明对象 (一)犯罪构成要件方面需要证明的事实 1、犯罪主体方面 犯罪主体方面必须证明犯罪嫌疑人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即必须证明行为人系 。 (二)证人证言 1、所在单位相关证人证言 询问所在单位财务人员及其他相关证人时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发现犯罪的经过; (2)挪用公款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40.html -
了解详情
前一次挪用的公款等。这种情况下认定挪用公款的数额比较复杂,笔者认为,在立足于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上的立法规定上,应当分别以下几种情况处理: 1、 挪用人出于 而未用的一律不以挪用公款罪的,也值得研究。 1、从犯罪的客体角度看,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单位对公款的占有权和使用权,这是决定本罪的社会危害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31.html -
了解详情
和未遂的区分,关系到对犯罪分子的量刑,是刑法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犯罪既遂的标准,通说是犯罪要件齐备说,或者称之为既遂的构成要件说。我们认为通说是不正确的 总则也不能确定量刑幅度。现行刑法的法定刑模式以相对确定的法定刑为主,少量存在绝对确定的法定刑,单位犯罪的处罚采用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作者:徐安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19.html -
了解详情
有受贿枉法与受贿不枉法之分,受贿枉法者无疑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或者企业事业单位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正常发展,但受贿不枉法者并不必然侵犯着国家机关及相关单位 利益,从而对造成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认定上的困难。因此,为了准确依法惩治受贿犯罪,我们建议,刑法应当对受贿罪的构成要件进行修改:要么将受贿罪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07.html -
了解详情
心理学、社会学和刑法学结合起来解释行为概念的,但是这个行为概念实际上所指的是构成犯罪的行为,其中包含了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所以学者们在研究论述作为犯罪构成 行为相伴随。 即在单位犯罪的过程中,实施单位犯罪行为的自然人,在单位的犯罪故意或过失之外,又借机实施了其他可以单独构成自然人犯罪的行为,或者在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215.html -
了解详情
一次挪用的公款等等。这种情况下认定挪用公款的数额比较复杂,笔者认为,在立足于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的立法规定上,应当分别以下几个情况处理: 1.挪用人出于 罪的共犯论处。从我国刑法第384条和《解释》的规定来看,挪用公款罪只能由自然界人构成,不存在单位犯罪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202.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因作为犯罪主体的单位与本文没有关系,故以下不予述及)。因此,犯罪主体是表明行为必须由什么人实施才能构成犯罪的要件,如果行为是规定以外 第116页; ⑥胡土贵(华东政法学院教授、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干事)、参与编撰的《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88页; ⑦时延安(中国人民大学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