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直接支配占有物,也同样受到占有制度的保护,但就具体的保护范围而言,二者并不相同。[11]有学者认为:间接占有不是对物事实上的管领,不能从外观上 物权法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17]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1页。 [18]胡康生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896.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是指公民因其人身权受到侵害而遭受的生理上、心理上的损害。也就是说,因公民的人格权遭受侵害而使其产生愤怒、绝望、恐惧、焦虑 基本条件 因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已加强了对被害人的保护,因此在交通事故的赔偿中,对被害人仅造成轻伤以下损害,未造成明显精神痛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44.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损害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伴随着近现代民法对民事主体人格权、身份权的保护,随着损害这一概念范围的扩展发展起来的。非财产损害是财产损害以外、与财产变动无 的非财产损害而言,其本质上与侵害人身权益引起的非财产损害并没有区别,仅仅是加害人违反义务的不同。侵害人身权的情形,由于人身利益包含依附于个人的特性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290.html -
了解详情
,属于侵害他人人身权。另外,纯粹经济利益也应该是该危险性针对的对象,根据经典的纯经济损失的定义,我们可以推知纯经济利益是指权利人除人身利益和对有形财产的 也不宜将该作业划为高度危险作业,可以转而采用民法上其他制度来填补损害,权利人的权益并不会因为过于微小而得不到民法保护。二是该种危险造成损害在当前无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850.html -
了解详情
其实质是法律强制侵权人向受害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目的在于补偿受害人因民事违法行为侵害人身权所受到的精神损害和抚慰受害人的精神痛苦。因此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突出 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方面,《民法通则》没有涉及,这也导致了对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受害人的保护不力。但是立法规定的不完善,并未能阻止人身损害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69.html -
了解详情
风险带来的损害。 其次,虚假陈述行为造成的损害并非直接侵害人身权、财产权等绝对权造成的有体损害,亦非附随此等损害所生之财产损害,而是纯粹经济损失或纯粹 因为股价下跌他又遭受了损失。对这类投资者的损失是否有权要求赔偿呢?对此,笔者以为,该投资者无权获取赔偿。因为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当事人负有尽可能减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520.html -
了解详情
部分内容,第3节知识产权勾勒出了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基本轮廓,第4节人身权事实上并无身份权内容,包括了人格权的主要内容;第6章民事责任采用违约责任与侵权 将《民法通则》作为立法依据规定,这也是我国民事立法的惯例。 [14]参见王竹:《论民法通则与物权法(草案)的合宪性》,《判解研究》2006年第3样。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55.html -
了解详情
,则其行为性质发生转化而具有了违法性。 由于不同立法例的差异,关于自助行为的正当化根据在解释论上有不同的诠释。《韩国刑法典》第23条明文确认了自助行为的 保护的权利性质看,从民法的角度分析,其所保护的权利主要是请求权,包括合同之债的请求权和基于对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等被侵害而产生的请求权;但是不能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42.html -
了解详情
部分内容,第3节知识产权勾勒出了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基本轮廓,第4节人身权事实上并无身份权内容,包括了人格权的主要内容;第6章民事责任采用违约责任与侵权 将《民法通则》作为立法依据规定,这也是我国民事立法的惯例。 [14]参见王竹:《论民法通则与物权法(草案)的合宪性》,《判解研究》2006年第3样。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002.html -
了解详情
,将隐私权、自由权、信用权某些方面的保护,纳入了精神损失赔偿范围,类推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关于保护名誉权的规定,但是,即使采取了这些办法,也没有彻底改变我国精神损失赔偿适用范围过于狭小的弊病,对于民事主体人身权的保护,仍存在诸多不完备的情况。现在,最高人民法院精神损失赔偿司法解释解决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9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