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侵权的小股东对此类侵权行为在我国法院提起的诉讼几乎是毫无例外的被拒绝了。笔者不能苟同这种认识。固然,中外合资企业的股东之间的纠纷应该按照合同规定的仲裁程序 、经理个人利益的工具,公司被人利用进行诈骗或其他非法活动,股东可以请求法院解散公司。(2)股东公司业务审查权。如根据德国《股份公司法》第14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2.html -
了解详情
公共权力机关的资源对小股东利益给予保护的可能性是非常有限的,实践中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以及政府控股的有限公司发生股东纠纷时,政府机关出面调停的情况时有 权益遭到侵犯,应要求被告停止侵权;但原告直接对被告提起终止合作协议、解散公司的诉讼请求,于法无据,本院难以支持。(作者说明:婚姻关系尚可以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245.html -
了解详情
的经营管理,由多数股东收购股权意味着他们愿意继续经营公司。这项调查还说明,解散诉讼很少作为公司收购的策略使用,大多数原告事实上是为了收回投资。[15] 事实上 第90条规定,合营一方不履行合资企业协议、合同、章程规定的义务,致使企业无法继续经营的,由履行合同的一方提出申请解散合营企业,报审批机构批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235.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只能由占总股份10%以上的股东提出,以防止极少数股东提出恶意的诉讼从而影响绝大多数股东的利益。 综上所述,无论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都对公司陷入 的机制,将会极大地挫伤小股东投资的积极性。设立司法解散制度,有利于遏制跨地区合作、中外合资企业中一方的地方保护主义。从本文开头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由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2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只能由占总股份10%以上的股东提出,以防止极少数股东提出恶意的诉讼从而影响绝大多数股东的利益。 综上所述,无论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都对公司陷入 的机制,将会极大地挫伤小股东投资的积极性。设立司法解散制度,有利于遏制跨地区合作、中外合资企业中一方的地方保护主义。从本文开头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由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06.html -
了解详情
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是2001年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其公司注册资本为500万元人民币,股东分别为加拿大籍华人王某、香港某公司和北京某有限公司,三股东分别 的经营管理陷入瘫痪,无法正常经营。2008年6月,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散公司。 【案情分析】 ●什么是公司僵局 公司僵局通常是指公司的股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6625.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人为法人的,该法人的负责人为清算法人的诉讼代表人。 二、清算责任的承担 第七条 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企业法人解散的,应当在两年以内向该企业所在地的 法人的清算义务人为该企业法人的开办者或者投资者;(三)法人型联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法人、外商独资企业法人的清算义务人为该企业法人的投资者;(四)有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701.html -
了解详情
意见 (粤高法[2003]200号2003年9月25日) 为正确审理涉及企业法人解散后的民商事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或出资者;? (五)法人型联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法人、外商独资企业法人的投资者。? 第五条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清算义务人对未经清算的清算法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2688.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同时又无发展前途;﹙六﹚合营企业合同、章程所规定的其他解散原因已经出现。)。这样,在中外合资企业的有限责任公司出现了严重困难,能否依据《公司法》提请解散 法中只有有限责任公司的规定显得落后。它们与公司法规定上的冲突除了给人们造就了诉讼纠纷时的争议,又作用何在?即使有人对合作形式还心存喜爱但又不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027.html -
了解详情
平等互利原则,应由各方当事人自行确定。协议文件缺乏适合性,应由当事人通过诉讼或仲裁加以解决,审批机关不因为这些条款存在不符合平等互利原则的情形而否定 合营企业合同,合营各方应就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达成一致意见,从而体现了中外合资企业的契约性。其次,中外合资企业法无需设置股东会,却必须设置董事会,企业重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6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