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史称“刑政紊而恩益滥矣”。[18] (5)疑狱奏谳制度 唐代的死刑案件奏报制度很严密,死刑案件审结后,须经刑部复核、中书门下详议 法制发展的成熟时期,不仅重视立法,而且建立了一套周密的司法制度,以保证严格执行法律。尽管由于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限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难以实现“有法必依”的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329.html -
了解详情
,故史称刑政紊而恩益滥矣。[18] (5)疑狱奏谳制度 唐代的死刑案件奏报制度很严密,死刑案件审结后,须经刑部复核、中书门下详议, 封建法制发展的成熟时期,不仅重视立法,而且建立了一套周密的司法制度,以保证严格执行法律。尽管由于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限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难以实现有法必依的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07.html -
了解详情
,故史称刑政紊而恩益滥矣。[18] (5)疑狱奏谳制度 唐代的死刑案件奏报制度很严密,死刑案件审结后,须经刑部复核、中书门下详议, 封建法制发展的成熟时期,不仅重视立法,而且建立了一套周密的司法制度,以保证严格执行法律。尽管由于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限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难以实现有法必依的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080.html -
了解详情
2)号《勘问康失芬行车伤人事案卷》残卷是1973年在新疆阿斯塔那发现的,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该文书首缺尾齐,中间亦残缺不全,共有3纸58 人放出,整个司法程序严谨而务实,没有丝毫的漏洞。这也反映了唐代的司法制度高度严密而灵活的特点。 (原文发表于韩国的《中国法研究》第5辑,2005年出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895.html -
了解详情
日起,历代相袭,一直延续到清末,成为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 二、唐律关于保辜制度的规定 在现存的中国古代诸法典中,对保辜记载最早的当属《唐律 实践,使之系统化和周密化,[7]其评价颇为公允。唐代的保辜制度也正是在总结以前各朝代立法经验的基础而实施的一种法律制度。 《唐律疏议》卷21第307条对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896.html -
了解详情
后渐成定制,魏晋南北朝皇帝和各级官吏亲录囚徒不乏于史。唐代录囚制度有所发展并趋于完备,主张慎狱恤刑的唐太宗李世民每视朝,录禁囚二百人, 的形式规定的法官回避制。总之,涉及面较广、持续时间较长的中国古代司法制度中所彰现的人本主义倾向, 不仅使当时的司法制度起到了减轻民众痛苦、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563.html -
了解详情
后渐成定制,魏晋南北朝皇帝和各级官吏亲录囚徒不乏于史。唐代录囚制度有所发展并趋于完备,主张慎狱恤刑的唐太宗李世民每视朝,录禁囚二百人,帝 形式规定的法官回避制。 总之,涉及面较广、持续时间较长的中国古代司法制度中所彰现的人本主义倾向,不仅使当时的司法制度起到了减轻民众痛苦、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220.html -
了解详情
人情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而必然会导致裁决者翻云覆雨是不确当的。 就事论事的必要 至于人民是否可以通过就事论事不完全遵循现有国法的司法制度而伸张正义这一问题,答案已在前文之中。现在再简单地 八座丞郎之间的德法之辩;南陈沈侏等论测囚之法;唐代长孙无忌等的唐律疏义,柳宗元的封建论和断刑论,白居易的论刑法之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323.html -
了解详情
”的方略,力图运用法律的权威,巩固中央集权。在汉朝的司法方面,基本是汉承秦制。 秦汉时期实行官员会审制度。 1、杂治。杂治,即会审。《说文通讯定声》“杂”字云:“凡 事是后世这一制度的典型代表。汉代以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为三法司。唐代以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为三法司。明、清两代以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16.html -
了解详情
法典中4。自首作为唐律重要的量刑制度之一,在《唐律疏议》中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和体现,对唐代刑事案件的司法审判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唐律对 觉举者的觉举而以自首免罪,这一点与现代刑法差异甚大。 5. 对自首程度的要求。自首者须据实尽首,陈述犯罪真情,不得弄虚作假;需要交代全部犯罪事实,不得隐瞒遗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9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