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法律咨询 查找律师 加入收藏
全文 标题
共找到相关结果约 2482 篇 如果以下信息不适合您您可以点击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监视居住条件: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三、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患有 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婴儿妇女; 四、对拘留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 五、提请逮捕后,检查机关不批准逮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517.html -了解详情
,但它们都是一种独立强制措施,只能择一使用,不能同时并用。监视居住条件: ①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②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③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515.html -了解详情
在适用对象方面,与其他强制措施不以案由为适用条件且可以普遍适用有异,指定监视居住适用对象具有特定性,只能适用于新《刑事诉讼法》第73条规定 ,第208210页。 [14]参见Gillian Hirst:《缓刑部门在法院保释还押或监禁决定中任务》,王秀梅译,载陈卫东主编:《保释制度与取保候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41.html -了解详情
,只用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最基础经济学理论,就可以在相同适用条件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之间做出抉择。 适用监视居住风险主要来源于脱监、妨碍 分析[J].法学研究,2005,(4). {15}[美]弗里德曼.经济学语境下法律规则[M].杨欣欣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71. {16}陈光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18.html -了解详情
诉讼法对这两种强制措施规定了相同适用条件。考虑到监视居住特点和实际执行情况,将监视居住定位于减少羁押替代措施,并规定与取保候审不同 ,也属于恐怖活动犯罪。应当根据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456[2003]号决议《关于打击恐怖主义宣言》(2003年1月2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地区反恐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666.html -了解详情
居住期间脱逃应负刑事责任,当上述三种情形监视居住犯罪嫌疑人在监视居住期间逃跑,公安机关提请逮捕条件是什么,检察院以又凭什么批准逮捕呢?这是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第4款规定"任何因逮捕或羁押被剥夺自由人,有资格向法庭提起诉讼,以便法庭能不拖延地决定拘禁他是否合法以及如果拘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8.html -了解详情
在案件没有终结以前,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随时都有可能对被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讯问,核实证据,对案件开庭审理等等。为了保证刑事诉讼 人不得利用自己未被羁押便利条件,隐匿、销毁、伪造与案件有关证据材料或者与其他同案犯建立攻守同盟、统一口径等。 被监视居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361.html -了解详情
需要逮捕,应当立即释放;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 候审措施,每一机关有权决定取保候审最长期限不超过12个月。如果被监视居住,每一机关有权决定监视居住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362.html -了解详情
嫌疑人不得离开指定区域,并对其活动进行监视一种强制措施。具体可以对以下情形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强制措施。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 ,不予逮捕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3)对被拘留人,需要逮捕而证据尚不符合逮捕条件; (4)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 (5)应当逮捕,但正在怀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780.html -了解详情
和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现对管制、拘役、缓刑、假释、监外执行、监视居住具体执行办法通知如下:一、管制(一)管制应按照刑法第三章第二节和刑讼法 参加生产劳动,并从劳动收入中“酌量发给报酬”。对放在看守所拘役犯,原则上应分管分押,并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在看守所院内参加一些手工业、副业等生产劳动;也 ...
//www.110.com/fagui/law_352146.html -了解详情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搜索历史 清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