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是否真实、是否有诽谤他人之嫌,不免有些强人所难。另外,即使管理者失职使得诽谤言论散布,也是出于其过失,并不能以诽谤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上文提到的Stratton Oakmont v. Prodigy Svcs.Co.案,虽然判决中对网络服务商进行了处罚,但这种判例并不多见,笔者认为并不可取。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33.html -
了解详情
威胁要杀死艾美莉。最终,法院认定凯莉诽谤与恐吓罪成立,但因年龄原因以及危害后果较小,凯莉被判进入青少年教导所三个月,并 ,即使管理者失职使得诽谤言论散布,也是出于其过失,并不能以诽谤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上文提到的Stratton Oakmont v. Prodigy Svcs.Co.案,虽然判决中对网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08.html -
了解详情
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争取早日取得家属的谅解,必要时,家属可以向法院请求,请求从轻、减轻、甚至不追究你的刑事责任。 是尽早赔偿取得家属的谅解?还是等以后家属法院起诉?又或许是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155.html -
了解详情
意义和后果的辨认能力以及有意识的控制能力。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精神正常的人都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对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我国《刑法》第18条明确规定 》规定,尚未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即患者在实施危害行为时,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40.html -
了解详情
意义和后果的辨认能力以及有意识的控制能力。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精神正常的人都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对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我国《刑法》第18条明确规定 》规定,尚未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即患者在实施危害行为时,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15.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对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除年龄上的限制外,还对精神病人作出了特殊规定,根据《刑法》第18条第1款、第2款、第3款的规定:精神病人在 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809.html -
了解详情
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充分体现了国家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如果对未成年人的刑事判决以被告人犯罪时年龄量刑; 审判时虽满18周岁,但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如判决被告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权利的实现近乎于空调白判。 共2页: 上一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20.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我国内地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刑法上未有明确规定,只是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14周岁以下、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16周岁以上三等份。其中 则对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二)刑罚裁量方面1、主张从宽处罚原则。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992.html -
了解详情
中规定为:一是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且不适用死刑;二是对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明确规定了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三是对教唆未成年人犯罪 ,如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等。 上述规定,总体上说与国际上其他国家在刑事立法上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大体相当,应当承认修订后的刑法,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还是比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212.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通过限制、缩小未成年人构成犯罪的范围, 限制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触犯罪名的数量, 或者虽构成犯罪而通过法定从轻处罚、免除处罚或非刑罚化达到保护、教育 的相当性, 并以犯罪人的谴责可能性为前提。 对该理论进行反思后, 可以发现, 刑事政策的永恒主题是预防犯罪, 将预防作为刑罚处遇的正当化依据是成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