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为本体的个人信念伦理系统。尤其是以德入律往往成为法律与道德密切关系的重要表征。 对世俗、习俗的适应的理性法律秩序观念,则要求社会成员服从现存秩序同时,按照礼把自己塑造为和谐发展的人格。中国古代伦理法制,具有礼治主义性质,我国传统社会自然经济基础和宗法制度,决定了儒家礼治思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29.html -
了解详情
刑罚进化的真正标志正是对犯罪的严厉谴责与对罪犯的深表同情这对悖反的并行不悖。 明确以上关于法律与道德情感或德行伦理之关系后,我们就不难理解我国当下之集体意识 因此,这里似乎又陷入了一个逻辑上的循环:欲使道德观念进化,需要集体情感的不抵制;而要使集体感情不抵制法律与道德的进化,实际上依赖于整个社会的道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38.html -
了解详情
礼的本质尚还有争论,但大多数人都认为礼与道德密切相关。礼确实是反映社会道德关系的基本规范。 [5]在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中国传统社会中,与其说是礼在支配和影响 义、法为天下之至道、禁奸止过,莫若重刑等偏激法治观念的蔓延,则标志着法律与道德的分离越来越远。 [12]韩非子甚至还提出了不务法而务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978.html -
了解详情
礼的本质尚还有争论,但大多数人都认为礼与道德密切相关。礼确实是反映社会道德关系的基本规范。 [5]在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中国传统社会中,与其说是礼在支配和影响 义、法为天下之至道、禁奸止过,莫若重刑等偏激法治观念的蔓延,则标志着法律与道德的分离越来越远。 [12]韩非子甚至还提出了不务法而务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27.html -
了解详情
的Pullman公司城(Company town)。1885年一位评论家写道,这些健康有益和充满欢声笑语的环境,使得工人们能够更持久、更有效率地工作。[10]由此可见,即使是在从头 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页5。富勒对他所处时代关于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研究状况不满,在该书中他做了如下表述:在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356.html -
了解详情
,明确提出校园法治若干启示:(1)依法治校,明晰法律与道德的分野;(2)教书育人,积极的教育引导与消极的规范强制结合;(3)程序正当,尊重和保障学生 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亦有规定。据此,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属双方地位不平等的法律关系——特殊的行政法律关系,大陆法系行政法上称之为特别权力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99.html -
了解详情
联系;自然法学认为,只有体现道德的法律才是具有法律品质(RECHTSHARAKTER)的法律。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有自己的特殊国情,法与道德的关系也有特定含义和理解。 相互渗透。忠孝节义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维护其阶级统治的道德规范,在其立法中体现为“十恶”不赦的大罪。在司法实践中,甚至是将儒家思想的教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9.html -
了解详情
制、组织管理等;最后谈论当代中国的法律与科技的一般发展。〗法律与科技的关系与法律和经济、法律与政治、法律与道德等的关系,尽管在一些细节或表述上略 契约〖注:例如,在早期英国依据普通法合同无须形成文字,发生争议时是通过证人出庭作证的方式来证明,并由陪审团认定;但是这种作证和决定方式很容易出现欺诈。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9.html -
了解详情
谴责。 道德的起源很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道德一定有法律的某些功能,作用就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法律还没有出现时,它本身就是当法律使用的。即使 尔苏士说:法乃善良公正之术。这句话深刻体现了法律与道德的默契。 三、私力救济的法律意义与现实意义 在法律上,私力救济对权利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意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116.html -
了解详情
是怎样的,应当如何估价?在所谓内在视角中,外部因素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脉络是怎样结合起来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来把握?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将在本文 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某种道德标准来理解法律的自然法传统不同,法律实证主义注重的是法律与道德的分野,它所提出的法律概念并不以道德考虑为前提。在谈论法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7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