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单者不准、告田土无地邻、债负无中保及不抄粘契卷者不准、状内所告无真正年月日者不准等。[28]类似无证不准的规定在状纸中也可看到。[29]我们固然 生存的民众,利益的界定和分配是其需要实际面对的问题,他们必须立于明晰的法律事实之上,这不是疏阔的伦理规则所能解决的。因此,无论是马克斯韦伯和滋贺秀三,还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86.html -
了解详情
把罗马人民或奎利迭人民适用的法律叫做罗马人的市民法或奎利迭人的市民法。”[119]古希腊各城邦对于公民、自由人、外来侨民等的规定,基本上形成了后来罗马法 建构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需要等到近代法以后才能得以改进的内容(如将奴隶视为物、妇女和家子还未获得完整人格等),但是它却成为了大陆法法学阶梯模式的基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41.html -
了解详情
,因而裁决的结果往往具有随意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只有形式理性的法律采用的是法内标准,裁决依据由法律明确规定,因而同类案件的裁决结果具有确定性和一致性。[11]很明显,韦伯关于 律可循。依照《大明律》:殴人致死,依律拟绞;[48]负欠私债不还,以时日数目论笞杖以外,追本利给主。[49]表面看来,此二案似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485.html -
了解详情
,在民法中没有涉及,虽然事实上还存在,但法律上已不予承认。 嫡子、庶子、嗣子及私生子等名义的废除。宗亲体系完整、父家长地位的尊隆、夫权之于妻权的 保护。但没有规定,纳妾行为会受到何等法律制裁,法律对于纳妾只是消极的法律不保护的规定,这就反使一般非正式结合之男女,得以逍遥法外,不受刑事上之制裁。非惟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778.html -
了解详情
,家产传承不以家长的死亡为条件。只在某些时代,比如唐代,为了尊重家长的权威,法律规定必须有家长的明确指令后,才能在家长生前分家。至于秦汉、元明清等时代,生分[4],也就是在 ,自能别白。即其子之利益,亦自能护持,故本律参酌中国情形,定为须经其母之允许,似于礼教风俗,较为切合。若夫父有遗嘱,则父命先于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89.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考察不是依据证据,而是经验法则。当然若仅凭察情就对争议事实作出认定,还尚嫌武断,也难以让当事人心悦诚服。怀疑事实可以凭情理,而认定事实则应当有证据。本案 很高,而当事人将契约投税的情形却并不普遍。为了逃避契税,交易双方往往不将契约投税,这样在交易纠纷发生时如司法官员拘泥法律规定,必欲以红契为证,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94.html -
了解详情
)户律中的契约原则 明清时期虽然并不存在契约神圣的法律信仰,但是契约原则却是户、婚、田、债律例中最重要的制度性因素。 先来看婚姻制度。明清婚姻首重媒聘 中最可能隐瞒的瑕疵情形详细列举,务要两家明白通知,保证了交易信息的真实性。不仅如此,清例还规定指腹、割衫襟为亲者,并行禁止[9],其目的也是为了防止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769.html -
了解详情
接受张父借条并承诺不追究张某刑事责任不符合法律规定,无论成立何种民事法律关系,也不受法律保护。 评析 笔者倾向于第一种意见,理由如下: 其一,在盗窃刑事法律 之外,受害人李某与张某之间存在受民事法律保护的财产损害赔偿之债,张父的协助退赔符合债务转移的法律属性。从债的理论看,债务转移是指债权人或债务人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253.html -
了解详情
的女性在家中的地位。礼教按照女性一生经历的不同阶段,规定女性的地位有所不同:未嫁时从父,已嫁从夫,夫亡从子。从父、从夫是不用置疑的,因为就如 在田间劳动的同时,也被排除在公共生活之外。只要在涉及性别的法律关系中,女子总是处于附庸和从属的地位。 家在古代中国基本上是一个共同劳作、共同生活、相对固定的群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626.html -
了解详情
廖[1](P1191) 湖南廖某子堕父齿案子乃使廖为之设法[1](P1191) 苏州陈社甫借贷追偿,债务人自缢 惧而谋诸陈[1](P11911192) 崇明杨某追债不遂自缢急 活动,已无可疑。当地名讼师皆以为杀人者死,古今一律,就是说还遵循了公认的法律原则。狂生以一死囚犯顶罪,形式上似未牺牲另一无辜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4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