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合同的)权利。”[①c]到了1863年,由于标准合同的出现及其他由于经济发展带来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对契约进行某些限制的“受挫失效”学说,直至1903年 出现时,合同当事人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的,可解除合同。如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第29条规定,“发生不可抗力事件,致使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81.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其利益的当事人之间属于另外的法律关系,可通过另外的法律途径解决。新合同法规定“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无效正是基于民法通则的 合同当事人的意志自由,保护交易安全。原合同法无效合同制度是以民法通则为基础,由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的具体规范建立起来的。其中又以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77.html -
了解详情
与国内外有关合同规定条文对照》,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7—48页。《涉外经济合同法》第35条规定:“合同约定的解决争议的条款,不因合同的解除或者 (即第三人,下同)之关系首先,被代理人对于代理行为有追认权。《合同法》第48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46.html -
了解详情
违约责任实行的是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1.现行法中的规定。现行《经济合同法》第29条规定的是过错责任:“由于当事人一方的过错,造成 充分的合理性和说服力。(二)预期违约制度的引进预期违约原是英美合同法中的制度,是指合同一方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时间到来之前毁弃合同(repudiationofcontract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43.html -
了解详情
的解释》法释[2004]14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 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 附则 第四百二十八条【生效日期】本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172.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本原则,从字面上看,和1986年颁布的中国民法通则以及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的规定没有差别,但内涵以及外延和过去有不同,因为中国的 这一原则,才可以做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四)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 《合同法》第8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987.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要件着手,准确把握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的不同点。为实践中适用合同法缔约过失责任,从缔约过失责任适用范围上把握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在适用 过失责任之思考 一般认为,在我国民事法律中最早规定缔约过失制度是在《涉外经济合同法》中,该法第11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对合同无效负有责任的,应当对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836.html -
了解详情
不正当竞争法、国有或公共企业法、中央银行法、环境保护法、管制贸易和其他各方面经济活动的融合公法和私法因素的新型经济性法律。 法学家对既有的法律进行研究, 合同法主要属于民商法,但是不限于民商法的范畴,经济法上的合同制度就是经济合同法。经济合同及其概念产生于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从一开始就是与国家指令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800.html -
了解详情
做什么,以及违反规定后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不能把法律当作教科书,把《合同法》当作合同示范文本。 三、关于合同成立地点条款 第35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 转让债权时必须经过债务人同意,否则债权转让无效。我国《民法通则》、《涉外经济合同法》等即采用这一制度。三是债权人通知债务人,即债权人转让债权时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646.html -
了解详情
?英美判例法以衡平原则为指导,创立了预期违约制度,体现了合同法的价值关怀。不过,从早期预期违约的案例出现时起,就在法学界引起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p.242). [11]余怿.预期违约规则的立法化经济合同法修改管窥[J].法律科学,1993,(3):74-77. [12]梁海静.预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