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难,应提出书面申请,由公证处主任或副主任决定是否减、免。 二、审查 1、公证审查,是公证处在受理当事人的公证申请后,出具公证以前,对当事人申请 公证的文书内容不完善,用词不当的,公证人员应当指导当事人予以改正,当事人拒绝修改的,应在笔录中注明。 5、特别程序 ①公证处办理招标投标、开奖、拍卖等公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498.html -
了解详情
的案件仅仅涉及私人利益,人民检察院则必须根据相关当事人的抗诉申请决定是否提出抗诉,而不得依职权主动为之。 实行民事抗诉再审启动一元机制,其理论根据在于: 此外还有一个兜底条款: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裁定包括书面裁定也即裁定书和口头裁定,口头裁定应记入笔录。立法的此种列举显然并未穷尽民事诉讼中需要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90.html -
了解详情
3)调查取证过程应尊重受调查人,给受调查人创造宽松的对话环境,不能采用威逼或引诱的手段,(4)制作笔录。整个调查取证过程应由书记员记录,并由书记员及 证据的积极性,闲置当事人的激励,徒增不必要之司法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法院不可能像当事人那样亲身感受纠纷之真相,其调查所得之证据,是否能有效地证明案件的真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336.html -
了解详情
发挥律师作用,建议在审查批捕阶段赋予辩护律师享有查阅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笔录、诉讼文书和鉴定意见的权利。同时,在审查批捕阶段,辩护律师除享有申请收集、调取 知情权和申诉权。被害人是刑事诉讼的重要当事人,理应享有正当的诉讼权利。为了保护被害人的合法知情权,检察机关应当将不批准逮捕决定通知被害人,向被害人说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02.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什么问题,法院要解决什么问题,将如何作出裁判,全部体现在本院认为这一部分。法律依据、事实根据是否充分,对当事人的有理理由或败诉理由支持或驳斥得是否充分 使论理公式化、概念化,缺乏针对性。 第二,说理不全面。一是有的裁判文书中没有说理,裁判认定的依据都在合议笔录或结案报告中,不看卷宗根本不知道判的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38.html -
了解详情
所主张的事实,在诉讼进行中经对方当事人于言词辩论中自认,或者在受命法官或受托法官前自认而作成笔录时,无须再要证据。在诉讼中,作为法院判决 关心。即使在外国,民事诉讼领域是否适用诚实信用原则存在肯定说与否定说的争论。[23]直到1933年,经修改的德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当事人的真实义务,为诚实信用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446.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通过质证查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而第157条却规定: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应当当庭宣读。最高法院司法解释中虽然补充了 证据运用的规则。法官在审判中居中立地位,对诉讼当事人与其他参与人是否遵守证据规则进行裁判,而决定对证据的采信。只有定案规则主要规范证据证明力,有罪判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66.html -
了解详情
鉴定人的身份,而是协助侦查起诉的专家辅助人,其所做出的技术意见只能作为勘验检查笔录,主要作用是为侦查活动以及公诉机关决定是否提起公诉提供参考意见。因此, 。如果鉴定人与一方有利害关系,或者接受当事人的请客、送礼、贿赂等,应当排除其作为鉴定人的资格,其鉴定结论不具有可采性。 五、看守所中立性与制度改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38.html -
了解详情
下列证据也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当事人亲属所作的有利于当事人的证言;没有其他证据印证并有疑点 取证活动没有严重侵害嫌疑人、被告人、证人的合法权益,且未影响物证的真实性,则法官可自由裁量该物证是否可以采纳。因为实物证据的真实性不易受取证方式影响,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88.html -
了解详情
于某人的大脑之中,没有以证人证言或当事人陈述等形式表现出来,那它就不具备证据的可采性。诚然,由于人脑本身就是物质的高级存在形式,所以存在于人脑中 是否具备合法性,都可以称为证据,但是每一件证据能否在具体的司法和执法活动中被采用,还要看其是否具备合法性。无论是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中,无论是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