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仅与企业家保持一种内部契约关系;另一种转化为《法国商法典》规定的两合公司,即资本家与企业家俱出现于事业之外部者, [9]并且构成一个组织共同对外承担 名义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前提,现代民法建立的是主体二元结构,即仅有自然人和法人享有权利能力,得为权利主体。权利能力是《德国民法典》的抽象创造,在解释上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962.html -
了解详情
三人利益的措施 维护不动产交易安全的主要制度保障就是不动产的公示对抗主义。由于法国民法采用债权意思主义变动模式,公示仅产生对抗主义,所以物权的有效性和物权 ,或者在接受登录申请以后依法驳回其登录程序。登记员作为公务助理人员,依据民法典第1382条和1383条对其履行职务中的个人过错给特定人所造成的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48.html -
了解详情
和社会责任主义2合同法——缔约自由的限制3诚实信用——人格的区分对待结语:民法与经济法的整合引言民法典,人格,趋同论。三者如何联系起来,有必要先作一个解释。 每一个个别的人(至少在斯密看来是如此),以致后世同样以经济人概念作为逻辑框架基点的《德国民法典》被人们称为是一部不适合普通人的纯市民阶层的民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75.html -
了解详情
,唯有如此,方能开创中国民法的新纪元。其次是立法体例的选择。民法典的立法体例,大致可区分为两种:其一为罗马式,又称法学阶梯式,为法国及受其影响的国家 规则,可以填补合同法等法律调整的空白。但值得注意的是,自《德国民法典》问世以来,大陆法系许多国家民法典在总则部分对人格权法的重视是很不够的,给人一种“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63.html -
了解详情
用来标尺每一个个别的人(至少在斯密看来是如此),以致后世同样以经济人概念作为逻辑框架基点的《德国民法典》被人们称为是一部不适合普通人的纯市民阶层的民法典。但无论 社会与市民法》,载《法学研究》,1994(4)9.林晓镍:《民法界限的超越与经济法》,载《河北法学》,1997(2)10.「英」坎南编,陈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9.html -
了解详情
古巴等少数国家外,绝大多数实行是私有制。对当今世界有影响的《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均是以个人所有权为基础制定的,均是只规范私所有权的法典 的缺陷,仅运用法律学的方法或实证方法,局限于法律特别是传统民法物权理论、运用他国民法典尤其德国民法典概念和规范,构筑我国的物权体系和所有权制度。而正如前面指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05.html -
了解详情
质权与权利质权之分。日本民法除动产质权与权利质权之外,更有不动产质权。法国民法的质权制度,有动产质权和不动产质权,而无权利质权。德国、瑞士及我国台湾地区,均 人于质物所卖得价金无优先受偿权,此系不动产质权与动产质权之本质区别。此外,法国民法典还就流质契约之禁止及不动产质权人之强制拍卖权,不动产质权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88.html -
了解详情
特殊义务不指向一般社会公众,因而缔约过失责任不被视作侵权责任,同时这些义务的确立与契约是否达成无关,因而也不被视作立基于契约。 台湾学者认为,当事人为缔约而接触 理论称为法学上的发现,参见王泽鉴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四),第9页。 [12]根据《德国民法典》831条的规定,雇主对雇员的行为负过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106.html -
了解详情
书面形式,当事人在发生争议时则无权引证人证言证实法律行为??。[6]这些规定与法国民法典第1341条关于人证的规定起同样的效果,使苏俄民事诉讼中也实行 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方为有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5条规定:当事人以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403.html -
了解详情
在国家的监护下尚未获得充分的发展,为了防止国家权力的猖獗,罗马人试图通过公法与私法的划分,阻隔政治国家对市民社会的侵扰。同时罗马奴隶制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无疑会 社会这一需求的恰当的法律表现形态。因此,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诸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重要的民事规范相继问世。尽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4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