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规则,便是法治之法,而不论其是否为国家确认。问题在于现代科技和信息的发展在为社会主体提供更好的自治条件的同时,也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更方便的干预条件。论者 法律便不是法治之法,对权力监督和制约失效的法律即使是法治之法,也只能表明其并未导致法治之制。可见,法治监督是法治之制的必需要素。法治不力的地方,法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72.html -
了解详情
中,证据必须具备合法性方具有可采性、非法证据不得作为定案根据,几成共识,证据的合法性亦因此被视为证据的基本属性和特征之一。但是,关于证据合法性的确切 被我国传统证据法学理论视为证据合法性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素之一。 虽然取证主体合法性理论在我国现行刑事诉讼立法上并无直接、明确的法律条文倚为支撑,但却深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257.html -
了解详情
所谓符号是指交际过程中用来传达某种信息的有意义的媒介物。如法学中的种种术语和概念其本质都是符号。洛克在《人类理智论》中认为:符号学的职责“在于 用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法律概念和法律范式,法律概念(范式)的构成应具有高度的技术性,不可混同于日常语言,所以,法学家要“将法律概念分解为各种要素,划清这一概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83.html -
了解详情
不可分的天然联系。广义上说,身份是指一个人的法律地位和资格。身份关系同主体的社会属性、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紧密联系在一起。[2]人格权与身份是互为依存 如生产经营者、消费者、企业主、劳动者、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等身份。身份总是与主体的地位有关,以主体的人格独立为构成要素,但不完全相同。现代民法上的身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436.html -
了解详情
定义。如:一是认为名誉权为公民或法人所享有的就其自身属性和特点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而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12】二是认为名誉权是以名誉的 的建设规划。1995年10月,美国商务部电讯与信息管理局发表了题为隐私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与电讯有关的个人信息的保护的白皮书,该白皮书认为,隐私至少包括九个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76.html -
了解详情
关照下,权衡占有财产的安全和交换财产的安全中的个人利益时,必须考虑到每个人生活中的社会利益,因此必须限制需求的法律强制,使人类的生存条件和谐统一。[7 知识产权作为一项民事权利,它当然会被其主体作为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加以拥有和利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性比在以往任何时代都有了空前的提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024.html -
了解详情
基础。在金融市场上,举凡诚信、守约、勤勉和能力,皆有市值。个人要是放弃自用这些品格和能力资产,可以构成独立的收入源泉(人力资本是也)。一试可以见分晓 活动与法律不相干、或者干脆违背已经颁布了的法律和规章。这里,“不相干”意味着交易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和服务,而违背现存法规,通常意味着要追加费用。我的问题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67.html -
了解详情
的除外。也就是说,我国《商业银行法》本身并没有明确列举银行保密义务的例外情形,而是授权其他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作出规定。这些例外规定在《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收入等公之于众。对此,就应充分尊重消费者的个人意愿,不可强行征集和使用。因此,对个人信息的征集和使用,应征得本人的同意或授权,这是一个必须坚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19.html -
了解详情
的有效路径。比如,在疑难案件出现的时候怎么办?我个人认为可能要跳出单纯的、教条的、绝对的从所谓构成要件出发来处理案件的传统思维模式。要考虑对这个案子 与实用主义格格不入,致使其在应对司法个案时缺乏有效性和灵活性。比如,近年来,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疑难案件,在传统的法律方法之下都不能顺利做出判断。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606.html -
了解详情
条件,均应产生诉讼法上的法律效果。裁判者负有保证此效果发生的责任,不得谋求任何个人利益。从此意义上来说,诉权的行使能监督和制约审判权的依法行使,保证民事程序 着重要作用。人权是一定时代作为人所应当具有的,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基础,社会属性为本质的人的权利⑤。人权具有应然性,它是现实社会生活条件包括物质生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