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线索,仍应由检察机关负责立案侦查。 目前存在一个需要明确的问题:劳教所属于检察机关监督的范围,但由于近年来劳教人员数量逐年减少,部分劳教所 了有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和暂予监外执行制度,监狱法规定了入监体检和保外就医制度,公安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以确保在押人员身体健康,这些制度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36.html -
了解详情
:刑讯逼供、超期羁押、律师权利得不到保障、监狱执行中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执行权滥用问题。半年的执法检查,调研报告写出来了,但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 世仇。因此证人宁可给法庭一个书面证词,也不愿意当面跟被告人对质。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的审判真的需要证人吗? 我们发现目前有时候甚至在审行贿人时连受贿人都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132.html -
了解详情
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的;B.对精神疾病的医学鉴定;C.为罪犯保外就医出具的医学证明。 (2)在法律框架下尊重控、辩双方当事人(包括检察 的《决定》或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司法解释,均找不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关答案。江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2年6月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47.html -
了解详情
。增强法律文书说理性,推动公开法院生效裁判文书。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广泛实行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 。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把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559.html -
了解详情
的机关对假释犯进行考察设定了具体要求,便于操作。公安部1995年制定的《公安机关对被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保外就医罪犯的监督管理规定》(第23号令)中,对假释犯的监督管理和考验问题,也作了相应规定。 问题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91.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等犯罪外可以使用缓刑。对于身体有严重疾病,符合法定保外就医条件的,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可做出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对于确有悔改 、居民委员会、民政部门和社会福利部门,应及时解决刑满释放或假释后老年罪犯生活出路问题。各地老龄工作机构和民政部门应协调好工作,在安置上给予适当关注,落实生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40.html -
了解详情
人权法治观念犹为重要。本文针对司法实践中对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进行剖析,并呼吁采取相应的对策,力求使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在立法上,内容更 司法实践中,在被告人的家属会见、取保候审、保外就医、暂予监外执行以及对死刑犯游街示众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今后逐步进行纠正和加以规范,真正从人性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09.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67.)。 90年代以来,我国警方在对犯罪黑数问题的控制方面有所进展和突破:不少省、市公安机关自上而下推出了如实刑事立案 。还有一些地方,因劳改劳教场所的改造、挽救工作不尽如人意,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监外执行控制不严,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偏高;或因刑事看守羁押场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01.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通知执行机关纠正。具体表现为对交付执行、收押、监管、释放、保外就医、监外执行等管理活动进行监督。 二、现阶段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由于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检察机关把大部分的精力花在追究 犯罪上,而忽视了对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90.html -
了解详情
1982年,公安部颁布的《监狱劳改队管教工作细则》规定:犯人在关押或保外就医、监外执行期间,不准结婚。这也是我国历来的法律法规中对未婚罪犯 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注释: ① 冯建仓、陈志海主编《中国监狱若干重点问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第267页 ② 同上第267页 ③ 同上第26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