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刑罚变更活动是否依法进行。依法保障罪犯依法获得公平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权利,检察官发现法院和监狱等刑罚执行机关违反法定条件和法定 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因尚未得到法律的最终裁决,所以对他们的监管决不能看作是一种法律上的处罚,否则就是对罪行法定原则的违背。 (二)采取灵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4172.html -
了解详情
回答什么是权利。[14]如果我们将刑罚执行理解为一种行政性管理活动,并将减刑和假释作为犯罪人改造效果的一种激励手段的话,那么,犯罪人要求并获得依法减刑 充分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方面,当事人对于决定自己命运的过程的基本话语权,不能以积极参与的方式富有意义地影响结果,更谈不上聘请律师维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725.html -
了解详情
制定有关刑罚执行工作的相关法规,例如正在制定的《监狱法实施条例》对有关收监、减刑、假释、监外执行、释放等刑罚执行工作作了进一步的细化、释义、延伸和 监狱会议讨论的拟上报减刑的罪犯,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整理材料上报中级以上人民法院。⑦公示拟裁定减刑罪犯名单和减刑幅度。人民法院作出减刑裁定前,应当提前7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01.html -
了解详情
在外观上(例如法官的面部表情等)不能使任何一方对其中立性产生合理的怀疑。只要是违反上述其中的任何一项,死缓犯都可以对主持听证程序 作裁决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参考资料: [1]章梅娟.减刑制度中引进听证程序的几点法理思考[J].行政与法,2008(3):94. [2]杨正万.被害人参与减刑假释程序思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46.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中,我们必须落实听证回避制度。回避制度是确保听证程序能获得一个中立的主持者进行裁决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听证程序公正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主持听证 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参考资料: [1]章梅娟.减刑制度中引进听证程序的几点法理思考[J].行政与法,2008(3):94. [2]杨正万.被害人参与减刑假释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057.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刑罚执行工作的相关法规,例如正在制定的《监狱法实施条例》对有关收监、减刑、假释、监外执行、释放等刑罚执行工作作了进一步的细化、释义、延伸和 监狱会议讨论的拟上报减刑的罪犯,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整理材料上报中级以上人民法院。⑦公示“拟裁定减刑罪犯名单和减刑幅度”。人民法院作出减刑裁定前,应当提前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88.html -
了解详情
,在下列两种情形下,可以减刑:一是犯罪人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管法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 根据《减刑、假释规定》,“确有悔改表现”是指 的; (4)在抢险救灾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积极的; (5)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事迹的。 这里需要研究的问题在于:立功表现是否以认真遵守监规、接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56.html -
了解详情
。美国、英国、加拿大及一些发达国家多采取这一 模式。例如美国在1997年被认定有罪的行为人中(予以缓刑、假释和在监狱、看守所服 刑的),缓刑占58% 或通过狱政管理培 养他们良好的行为规范,并通过减刑、假释等激励机制促使他们改过从新。但是究竟有 多少罪犯能得到有效的改造,目前尚没有比较全面、科学的调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39.html -
了解详情
。美国、英国、加拿大及一些发达国家多采取这一模式。例如美国在1997年被认定有罪的行为人中(予以缓刑、假释和在监狱、看守所服刑的),缓刑占58%, 改造或通过狱政管理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规范,并通过减刑、假释等激励机制促使他们改过从新。但是究竟有多少罪犯能得到有效的改造,目前尚没有比较全面、科学的调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08.html -
了解详情
,采用假释没有实际意义。如果罪犯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宣告缓刑或者减刑。但是,在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罪犯中,如果属于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 形后已执行刑期二分之一以上,来考虑适用假释。死缓犯减刑后假释的,其实际执行刑期不得少于十二年。按照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69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