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点为否定说,该观点认为,实践中,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被监视居住的场所都属于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采取监视居住的场所,这种强制措施不仅是名义上的监视 折抵刑期。1984年《批复》指出,监视居住只是限定了被告人的活动区域,并对被告人在此活动区域内的行动自由加以监视,而并没有规定完全限制其人身自由。198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607.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见,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监视居住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 机关实施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必须报经检察机关批准;如检察机关对重大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实施,则必须报经法院批准。在目前具有一体化特征的司法体制中,所谓外部制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034.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了口头传唤犯罪嫌疑人的程序,适当延长了特别重大复杂案件传唤、拘传的时间,增加规定了询问证人的地点,完善人身检查的程序,在查询、冻结的范围中增加规定债券 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24小时内通知家属。同时,将拘留后因有碍侦查不通知家属的情形,仅限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和恐怖活动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99.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应当正视逮捕作为刑事诉讼活动的诉讼特征,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在审查批准逮捕时,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必须讯问犯罪嫌疑人。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任务不仅是要进一步核实事实 逮捕时即有申请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权利,以使其在审查逮捕程序中与侦查机关形成诉讼制衡关系。三、着力修改完善拘留制度的立法,加强对拘留适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538.html -
了解详情
西方各国侦查程序中作为司法审查者的治安法官、预审法官、侦查法官相提并论。由于这一原因,侦查机构采取的几乎所有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 的律师,对侦查活动的参与范围极为有限,对侦查机构权力的制约极其微弱,导致侦查几乎完全变成侦查机构针对犯罪嫌疑人的单方面追诉活。辩方律师除了与在押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972.html -
了解详情
针对的是公安机关及其他侦查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占逮捕案件的绝大部分。检察机关决定逮捕则有两种情形:(1)对 97条不留余地地规定,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明确辩方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强制措施包括逮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391.html -
了解详情
取证行为的监督;三是规定了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的监督;四是规定了对羁押执行活动的监督;五是规定了对违法采取、执行强制措施、强制性侦查 侦查机关建立社会危险性证明制度。二是关于审查的方式。新刑诉法增加了审查逮捕中关于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规定,讯问已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应在看守所内进行,也可以远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115.html -
了解详情
的家属。 因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为理由而不在24小时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已是在侦查过程中通过限制部分公民的 这样的结论强加于一个已经有约定俗成含义的刑事政策,是违背常识的。因此,修正案中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宽处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188.html -
了解详情
其积极履行职责。因此,为防止本条款在实践中成为程序法上的裸奔条款,本条应当增加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执行监视居住、取保候审决定的法律监督;公安机关的 、控告,可以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 增订本条之目的在于明确界定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从事辩护活动的内容与范围。本法条既然本质上是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537.html -
了解详情
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公、检、法三机关通过各自制定的司法解释实际上将其解释为在诉讼的 本次会见。《规则》第153条、第154条也规定:律师询问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内容超越《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的授权范围,或者违反监管场所和有关机关关于会见的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