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深思。 四、完善我国行政征用制度之思考 (一)应正确理解和把握行政征用中的公共利益标准 作为财产征用的目的,世界各国宪法上的征用都以公共利益需要为 双方当事人就征用补偿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或者相对人对行政主体发出的征用决定通知中的有关事项不服时,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第二、征用司法救济程序。司法程序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77.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保障等法律制度的实施都需要民事强制执行法律的保障。将执行程序从民事诉讼法中分立出来,制订单独的民事强制执行法,使之与一系列经济、行政、民事法规 效率;三是可以推动法院执行工作走上规范化道路。为了增强该项制度的法律威慑力,以达到设立该项制度的目的,民事强制执行法应当对被执行人拒不申报财产状况或者提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1.html -
了解详情
为基层法院管辖,0.5%为中级法院管辖。其中被诉行政行为是行政命令、行政复议和行政执行的案件由中级法院管辖的比例较高,分别为68.0%、32.7%和85 行政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应松年、薛刚凌:中国行政审判制度改革调查报告,载《诉讼法学研究》(第四、五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汪庆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751.html -
了解详情
直接向法院提出赔偿请求,而不是每一个赔偿请求都必须经过先行处理程序。但是,即使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请求人也可以选择使用先行处理程序{4}。 针对我国的法律 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实现行政服务于人民的目的。从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看,可以通过行政与诉讼两种途径来解决。行政赔偿先行处理程序是赔偿请求人寻求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380.html -
了解详情
的补充?根据学者们的总结,我国的行政救济制度包括申诉、控告、信访、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13]有学者还列入了行政补偿和行政调解,[14]还有学者列入 还是行政纠纷信访,信访人信访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参见张泰苏:《中国人在行政纠纷中为何偏好信访?》,《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825.html -
了解详情
《复议法实施条例》创新意义最大的是首创了行政复议的和解与调解制度,将源于美国的ADR(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引入我国行政领域,体现了一种恢复性行政思维 体现执法对舆情之关注,能提高最终决策的公信度。如,《税务行政复议规则》规定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可以成立行政复议委员会,研究重大、疑难案件,提出处理建议。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774.html -
了解详情
表示。而事实行为则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因而客观法对事实行为的构成要件中也并不考虑不同行为人的具体 因此行政事实行为应和具体行政行为同属于行政行为。也是行政法学理论研究的重中之重。我国的《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49.html -
了解详情
的界定,目前理论界仍有不同的意见。本文以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签订的行政合同为主要研究对象,特指行政主体以实施行政管理为目的,与行政相对一方就有关事项协商 一样的话,那还不如对民事救济进行改造,这样更为简单和方便。 (3)明确界定行政复议的管辖范围,不改变现行行政复议的基本制度和原则,涉及民事性质的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44.html -
了解详情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提出异议的,制定机关或者实施机关应当依法及时研究处理。 30.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对符合法律规定的 复议案件,要探索建立简易程序解决行政争议。加强行政复议机构的队伍建设,提高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素质。完善行政复议责任追究制度,对依法应当受理而不受理 ...
//www.110.com/fagui/law_1177.html -
了解详情
目标。作为我国司法工作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行案例指导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指导性案例的示范教育作用,形成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工作机制,从而统一司法 吨,并处罚款122363元。鲁潍公司不服该决定,于2月27日向苏州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苏州市人民政府于4月24日作出了[2009]苏行复第8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7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