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对象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继续实行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低保对象属于孤儿的全免);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费按规定标准减免50%以上或酌情 ”。在定期组织社会救助工作专项检查的同时,要加强纪检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确保各项社会救助制度落到实处,推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健康稳步发展。 二○○八 ...
//www.110.com/fagui/law_302767.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发挥主导力量,同时也要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二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社会救助体系要统筹规划,兼顾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群体差别,配套联动,协调发展 ,由单项突破到系统完善,逐步形成全面、规范的社会救助体系。三、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一)健全灾害应急救助制度。落实救灾工作分级管理体制,健全灾害 ...
//www.110.com/fagui/law_291193.html -
了解详情
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制度为基础,以养老、医疗、 使所有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承担起法律援助义务,为城乡困难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法学社团等组织以及法学院校等单位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投入 ...
//www.110.com/fagui/law_213966.html -
了解详情
。各级政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整合资源,落实责任,并确保必要的资金投入;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扎实推进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同时,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和支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形成救助合力。二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坚持城乡互动,整体推进。 ...
//www.110.com/fagui/law_105565.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社会救助,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1]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8249.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社会救助,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公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3204.html -
了解详情
21日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社会救助,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公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6197.html -
了解详情
的救济手段。因此,结合我国社会发展过程、趋势,笔者认为,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理论基础正经历着从人道主义向国家有限责任的转变。 具体来说,建国初期到上世纪80 论文。 ⑤王同庆、王春立:《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载《法学杂志》2008年第5期,第86 - 88页。 ⑥陈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64.html -
了解详情
在我市农村逐步建立起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灾民救助、医疗救助和教育救助为重点的社会救助制度,在城市全面建立起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流浪乞讨人员 ,把工作重点放在建章立制和完善机制上。要从建立最基本的救助制度做起,首先解决生存问题,然后解决发展问题,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 ...
//www.110.com/fagui/law_306488.html -
了解详情
进步,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3.我市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逐步建立起以城乡低保制度为主体,医疗、教育、住房 灾害应急保障基金,增加救灾设施装备,提高救灾物资储备,确保受灾群众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助。同时,扩大减灾宣传,提高群众减灾和防灾意识,减少或避免生命财产损失。 ...
//www.110.com/fagui/law_3033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