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成立是附带民事诉讼成立的前提条件。当事人在提起行政诉讼时附带提起民事诉讼,如行政诉讼的起诉被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所附带的民事诉讼也随之被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90页 16、马凤鸣、宋金林:《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载于《人民司法》1997年第8期。 安徽省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85.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影响了救济效率。第二,行政诉讼法对行政诉讼的起诉主体资格、被告资格、行为等方面的限制,并没有因为行政复议法的颁布而改变。因此,行政复议法对 发展留有一定余地。9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为进一步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提供了条件,因此通过行政复议法和司法解释又进一步扩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4.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于1991年发布实施了《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贯彻意见》),《贯彻意见》在贯彻执行行政诉讼法、 有责任证明自己的起诉符合法定条件。原告的起诉是行政诉讼活动启动的条件,因此,原告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起诉符合法定条件。对原告的起诉条件被告若否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06.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讼前置程序都是民事诉讼的起诉条件。法定的诉讼前置程序为起诉条件中职权调查事项,即原告是否履行法定诉讼前置程序,由人民法院依照职权主动进行审查, 没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010年下半年开始,投资者对证监会提起行政不作为的行政复议申请和行政诉讼。参见王丹:《五粮液虚假陈述案进展:证监会已受理股东复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096.html -
了解详情
了审理,为何人民法院就不能再进一步,对民事争议做出裁判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三)建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有理论前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 外,还必须满足: 1、行政诉讼成立。行政诉讼成立是附带民事诉讼成立的前提条件。附带民事诉讼是附属于行政诉讼的,如果行政诉讼的起诉被法院裁定不予受理,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70.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M].白绿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3]王向群.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比较研究[J].人民司法,1998(3). [4]许东劲.论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J].行政法学研究,2002(2). Dynamic analysis and rational cogitation on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11.html -
了解详情
的具体行政行为概念最终确立于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该法亦将具体行政行为作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前提条件。因此,它与德国行政法上传统 意义在于,第一次将学校与学生的关系纳入行政诉讼的调整范围之内。[31]此后,发生了一系列学生起诉高等学校的案件,如“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拒绝颁发博士毕业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27.html -
了解详情
,表现为作为原告与被诉行政行为之间必须具有特定而非普遍的关系,即只有特定的相对人才能具有提起行政诉讼的起诉资格。依照这一规定,只有当行政主体的 行政法院管辖。[11]随着行政诉讼的发展,许多法律问题和事实问题不能截然划分,有时,法律规定某种事实的存在和性质,正是行政机关作出决定的法定条件。在这种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0011.html -
了解详情
多元目的之间没有主次之分。行政诉讼的性质决定立法目的选择,行政诉讼的实施条件制约立法目的,在正确认识行政诉讼的性质。客观判断我们现实需要的基础上,应将我国行政诉讼的 的狭窄的受案范围和严格以权利侵害为基准的起诉资格,却恰恰又偏向的是权利救济目标。权利救济和维持行政法治两种目的没能在制度设计上实现完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824.html -
了解详情
决定继续存在并具有效力,同时也导致人民法院由于在民事审判中对于作为证据使用的行政决定疏于审查导致人民法院有时在没有查清事实,就作出裁判,从而影响裁判质量 成立是附带民事诉讼成立的前提条件。当事人在提起行政诉讼时附带提起民事诉讼,如行政诉讼的起诉被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所附带的民事诉讼也随之被法院裁定不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2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