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而日本刑法若将暴行罪、伤害罪和伤害致死罪条文连起来看就是:实施暴行而没有伤害他人的,处二年以下惩役、三十万元以下 脾脏破裂。法医鉴定后告知,构成重伤。法官以故意伤害(重伤)罪判决,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期三年执行。令笔者不解的是,朝人身上踢一脚到底是属于一般殴打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33.html -
了解详情
对本罪该处死的主犯方强威刀下留人,将其改判为死缓。可以说,该案的终审判决鲜明体现了案发后真诚悔罪并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这一酌定从宽情节对死刑的限制 而改判的死刑案件情况分析》,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8期。 [9]参见欧阳玉静:《死刑缓期执行和死刑立即执行的量刑依据以故意杀人罪为例的实证分析》,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768.html -
了解详情
,即只能是判处死刑的案件。(包括立即执行与缓期执行,本文主要讨论死刑立即执行的有关复核程序的问题) 2 其适用的时间是在一审或二审判决或裁定以后 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应当分别在上诉期满或终审裁判作出后三日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死刑案件应当报送报请复核报告,判决书以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84.html -
了解详情
的,即只能是判处死刑的案件。(包括立即执行与缓期执行,本文主要讨论死刑立即执行的有关复核程序的问题)2其适用的时间是在一审或二审判决或裁定以后, 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应当分别在上诉期满或终审裁判作出后三日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案件应当报送报请复核报告,判决书以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58.html -
了解详情
,即只能是判处死刑的案件。(包括立即执行与缓期执行,本文主要讨论死刑立即执行的有关复核程序的问题) 2、 其适用的时间是在一审或二审判决或裁定 建国初到刑诉法颁布前。死刑核准权最早出现在54年《人民法院组织法》中。根据该法11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的死刑终审判决有核准权,高级人民法院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17.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所有这些,都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好评。 如果说死刑缓期执行制度已经为应当判处死刑、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留下了生的机会,那么,我们也应该给予那些虽 判决确有错误为前提条件,如果在实际执行死刑前发现死刑判决有错误,犯罪人不该判处死刑的,应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来解决。 (二)死刑赦免必须以已决死刑犯确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39.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程序,在确保可判处死刑的人行使了应有的权利如赦免权、减刑权、上诉权和获得法律协助权等后,且必须是根据终审判决才能执行死刑。 (4)死刑适用 ,对那些虽然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但尚未达到严重程度而又罪该万死的应当采取死刑缓期执行,强迫劳动,以观后效的政策。后来,毛泽东在评价这个制度时说:这个政策是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200.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程序,在确保可判处死刑的人行使了应有的权利如赦免权、减刑权、上诉权和获得法律协助权等后,且必须是根据终审判决才能执行死刑。(4)死刑适用的 ,对那些虽然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但尚未达到严重程度而又罪该万死的应当采取死刑缓期执行,强迫劳动,以观后效的政策。后来,毛泽东在评价这个制度时说:这个政策是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61.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监督职能,保证那些介于可杀可不杀的被告人不被判处死刑。因为我国少杀、慎杀和防止错杀死刑政策的本质要求是关爱生命,保障人权。保障人权是我国 的死刑复核法律监督制度。因为死刑缓期执行案件的死刑复核法律监督制度与其相似,本文将不再对其予以论述。 [2]据了解,2005年某省高级人民法院刑庭人员近80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327.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核准。” 第三,198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监禁判决的上诉,虽有前二条的规定,仍不得放弃。前南斯拉夫刑事诉讼法第361条(四)项规定:如果被判处死刑时,被告人不得放弃上诉权,也不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