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否则,一旦发生劳动纠纷,面临着没有履行告知程序难以成为仲裁或诉讼的法律依据的风险。 电力 的,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广度探讨的课题。电力企业要深入学习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逐步理解和适用法律;要准确把脉,高瞻远瞩,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164.html -
了解详情
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的,应符合民事诉讼法第十七章的规定。 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的规定申请支付令被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督促程序后,劳动者可以就争议事项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者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申请支付令被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督促程序后,劳动者可以直接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722.html -
了解详情
具备如下侵权行为的一般要件: 1.加害人具有一般侵权法上的责任能力。《劳动合同法》第91条将侵权行为人限定为用人单位这一特定主体同时该法又严格限定 要件:(1)存在侵害行为;(2)加害人存在主观恶意;(3)行为人侵害的是既存劳动债权;(4)存在着损害;(5)损害和用人单位的侵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10.html -
了解详情
其技能的一部分无法从主体中彻底分离出来,限制劳动者继续使用该种商业秘密可能限制劳动技能或创新能力,对劳动者长远发展不利,但如果对劳动者离职后使用利用了雇主 限制协议需要严格限定主体的条件,而不能将主体范围任意扩大。 我国现行《劳动合同法》第24条规定的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没有考虑主观知悉商业秘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65.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鉴于当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屡遭侵害的现象,本人认为有必要将《农民工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工作也提到议事日程,从立法的高度规范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 权益。 (二)目前我国农民工的就业概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劳动用工方面农业及非农业户口限制的逐步淡化,中国人口流动空前活跃,目前已有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62.html -
了解详情
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依据。用人单位在制定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经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协商确定。用人 。 2.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劳动合同终止。 用人单位在出现上述情况后,用人单位已经不能进行任何进行生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914.html -
了解详情
、空心化、试用化等诸多不安定现象,严重影响着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此次劳动合同法的制定,首当其冲的任务便是矫正强资本、弱劳工设置的不安定格局,为 派遣法律关系中三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因而必将有助于安定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 6,采用承继原则处理用人单位变更问题。用人单位变更包括登记事项变更以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882.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有利于巩固和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劳动用工机制 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5年1月施行的《劳动法》正式确立了 困难企业来说很难落实。 (二)部分劳动者要就业与难就业的矛盾 《劳动合同法》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和提高就业质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933.html -
了解详情
权益被侵害时的救济渠道。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同财政经济委员会和国务院法制办、劳动保障部、全国总工会研究,增加了这一规定。 有常委会委员在审议中提出, 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强调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合同法限定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试用期劳动者。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919.html -
了解详情
,是因为广大工薪阶层缺乏购买力,进一步说是因为他们的收入太少。通过立法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一方面提高了工人的收入和购买力,这是一阶效应;另一方面,有助于工人 是,赋予工人更多的事前权力,即直接提高工人的谈判力。例如,《劳动合同法》规定,在没有“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正常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单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8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