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的需要和保障对行政权的控制。(二)组织效率原则存在的理由确立组织效率原则,是一种客观需要。该原则存在理由如下:1、是实现行政目标的需要现代行政涉及 事项利益相关者都有权参与到组织过程来,参与决定自己的命运。当然,不同的行政组织事项,影响范围不同,需要的程序也不尽相同。(四)确立组织效率原则的意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25.html -
了解详情
日本外务省设置法),地方自治法和总定员法等,对行政权的范围、行政机关的设立标准、各个行政机关的具体任务、主管事项、权限及内部机构设置都有明确 重视等等。无论进展如何,作为法学研究者,肩负着推动我国法治化进程的使命,我们有义务向社会提示完善行政组织法的意见,并锲而不舍地朝着实现行政组织法治化以及依法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23.html -
了解详情
所规定的内容只能是以实现对行政权的控制为目的的行政公开化、行政立法程序、行政裁决程序、听证程序和司法审查程序。?总之,由于大陆法是一种权利法,普通法是一 。美国最高法官霍姆斯就认为,“法令只不过是一种关于在未来将由法官决定如何诉讼的符合理性的预言”〔33〕。因此,在法官作出判决前,什么是法律几乎是无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26.html -
了解详情
以起到扩大人民诉权、加强司法权对行政权的控制之目的。大陆法系各国(地区)将行政处分概念大致界定为:行政机关基于职权对具体事件所作的具有公法(行政法)上 等。大陆法系各国(地区)制定的行政程序法典均设置不同的程序规则,对上述行政权活动方式进行规制,中国也有制定行政程序法典的立法规划。因此,行政处分(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83.html -
了解详情
裁量权的行使等作出合理的解释,从而使得对行政权的控制从传统的立法与司法审查扩展到对行政过程的控制。传统的立法控制模式所确立的授权明确性原则为行政机关 相对人的说服功能,而且构成了司法审查的基础,从而实现了对行政权的进行自我拘束与外在拘束的双重拘束。此种制度设计正体现了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应有之义。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577.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的一种行政法基础理论。该理论一方面是源于对立法和司法的功能性不足的反思,即传统行政法理论将对行政权的控制限制在外部主体上不免有失偏颇。若要促进 该原则的基本功能在于实现行政裁量过程的平等对待,即要求行政机关在以后处理相当或类似情形的案件时,其处理结论必须在种类、幅度以及程序等方面与先例大体保持一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60.html -
了解详情
被归结为博弈技巧一种用于如何决策以及如何达到均衡的裁量技巧。 围绕着对行政裁量行为选择的控制,形成一个多主体参与的以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博弈为轴心,以立法 选择的可预期性。现代行政法要全面实现通过强化对行政权的规范和制约来维护和拓展公民自由这个行政法治目标,就必须对公共行政予以严格规制。尽管在历史上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65.html -
了解详情
,该法典也必然将全面规定公民的程序性权利,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力,坚定不移地走“政府推进与公民参与相结合”的法治道路,为实现行政程序法治奠定基础。历史必将证明 :“绿灯理论”并不反对对行政权的控制,但更寄希望于政治程序,倾向于政府模式;而“黄灯理论”则在强调控制行政权的同时,注重维持行政机关与公民之间相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1.html -
了解详情
尤其值得关注。通过正当法律程序能将对行政权的控制由事后转向事中,且通过磋商、合意可以增强行政相对人的主体性地位,通过行政决定作出的过程,在一个可控的 制度相对落后,尤其是长期以来在控权论的主导下,人们对行政权的敌意和防范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行政权创造性实现现代任务的可能性。 《现代行政法基本理论》之作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130.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权的扩张和对行政权的控制而繁荣和兴盛了起来。各国的行政法,从概念、范围、制度到基本观念,都存在差异,但并非没有规律可循。如何看待行政法,笔者认为 法学,它必须主要着眼于研究如何在行政程序领域来约束权力、实现公正。比如,行政复议作为一种准司法制度,对其程序的公正要求显然应该高于对纯执行性行政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