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意上述观点,因为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刑诉法第77条规定的本属诉讼意义上的犯罪行为片面理解为实体意义上的犯罪行为,或者说是把二者混为一谈 高院的请示而作出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089.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财产或者集体财产都是归属于一个个具体的国家单位或者集体单位,其作为民事活动的当事人,享有对其名下财产的自由处分权,也就是说有权决定提起附带 这一问题,本来最高人民法院在其相关司法解释中早已有明文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不收取诉讼费。 但是笔者以为: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一规定不符合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541.html -
了解详情
当时的人民政权都没有来得及制定证据和举证方面的法律规定。新中国成立后,民事诉讼法几经周折,直到1982年3月五届人大常委会22次会议才公布《中华人民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城市与偏远地区法官之间综合素质的差异、当事人之间的差别使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更加难以统一。 笔者认为,主要是根据中国国情,构建适合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058.html -
了解详情
,关键要靠公司的法律文件。例如,董事会选举董事长或任命总经理的决议。审理民事诉讼的法官认为,如果行政诉讼支持了新法定代表人的诉求,新法定代表人完全可以 ,且不论是不动产登记机关还是行政审判,一般不能直接确认以登记行为为基础的民事关系的效力。对不动产登记行为提起行政诉讼,实质是对登记行为基于的司实体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209.html -
了解详情
的具体行政行为作证据使用,以此确认当事人主张的民事权利能否得到保护。这样,民事审判直接确认了具体行政行为是合法的。如果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 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前提下,人民法院可以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也应先中止民事诉讼,将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部分,移送行政审判庭进行审理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03.html -
了解详情
97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诉讼法和本解释外,可以参照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事实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 无法执行。当然,如果行政主体对行政行为的执行尚未开始,原告或者与原告诉讼地位相当的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根据《行政诉讼法》第44条裁定停止行政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65.html -
了解详情
向当事人释明,要求当事人明晰其所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2)诉讼请求相互矛盾。如当事人一方面请求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另一方面又请求对方当事人承担违约 [11]参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厦门大学法学院联合课题组:《厦门市两级法院执行〈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情况的调研报告》,载《法律适用》2003年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859.html -
了解详情
理赔款等。(5)无法正当行使。由于法官徇私枉法,阻碍当事人正当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致使当事人的实体权利无法得到救济等。如剥夺一方当事人辩论权、未经 保护法,1972年噪音控制条例和危险货物运输条例等,均授权检察官提起相应之民事诉讼。 [13]民诉法第112条规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90.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折衷主义的处理而达到理想的和谐状态,其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反制约趋向在民事诉讼的过程中仍然不时地显现出来。例如,一个案件的发生究竟应当取决于当事人 在这项权力上是没有选择性的;也就是说,法律的这项规定意味着检察院必然负有对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义务。进而言之,如果检察院在应当行使监督权而没有及时行使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69.html -
了解详情
是新中国司法机关中的原国民党统治区司法人员。这些旧法人员对于法律与诉讼程序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了建国前的旧法思想和司法作风。 五审判方式与中国法律的新传统[J].北大法律评论,2000, (6). {24}唐力.民事诉讼构造研究以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为中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3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