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实质而言,法院在民事诉讼的全过程中都要受到辩论原则的拘束。不仅在第一审程序中,法院要受到当事人主张范围的约束。在第二审程序中,法院仍要受到 》出台后,释明权问题更加引起了实务界的关注。 [5]参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证据制度课题研究系列研究报告。 [6] 仅仅将辩论权作为当事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90.html -
了解详情
属于民事权利义务争议而引起的民事案件,都可适用调解方式解决;从诉讼程序上来说,在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以及审判监督程序中,都可适用 1992.8。 ④马原主编《中国民法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1989年7。 ⑤《改革与完善诉讼调解制度的思考》人民法院报2002.5.3 。 参考文献: (1)柴发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889.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衔接性和连续性。通常程序包括第一审程序(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第三审程序[8]、再审程序。同时应注意的是,修改民事诉讼法时要把审判监督 )及立法理由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证据法草案162条,放在民事诉讼法典中,一共也只有700余条,并不显得臃肿。 [7] 常怡、崔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697.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利、有利于增强法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有利于提高法官的业务素质。 我国民事诉讼简易程序中简易程序的特点为:只适用于基层法院,适用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 适用程序的选择,但容易造成业务庭长滞留案件和滥用选择权;第二种做法,虽减少把关的环节,但赋予经办人程序选择权,不利于监督;而第三种做法则有效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71.html -
了解详情
附带民事 诉讼的被告人,缺席判决其承担民事责任;另一种是不能将在逃犯列入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4。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是:{1}《解释》没有 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的,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以后另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被告人执行死刑后,刑事诉讼程序已结束,附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2.html -
了解详情
陷入只追求实体公正而不讲 效率的极端,是不可取的。第二种观点,应当说抓住刑事涉及民事部分诉讼的 程序与实体的冲突问题,沿着这一思路思维,应当完全可以 对一些诉讼权利的保障问题上进行细化和明确。有的人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主要是服从刑事审判,无论从程序上,还是从实体上均要体现“附带的性质”因 此,对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5.html -
了解详情
与解释说明实务运作相关。可以说,诉讼标的及其理论是民事诉讼最核心的问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诉讼标的问题成为民事诉讼法学上研究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但是 诉讼这种“决定型”纠纷解决机制融入了“合意性”因素,从而弥补了民事诉讼僵硬的程序构造。从世界各国来看,诉讼契约主要有:(1)管辖合意,即管辖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34.html -
了解详情
上诉的,高级人民法院是按死刑复核程序审判,还是按照第二审程序审判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之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或者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对 诉讼问题的电话请示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向你室反映两个附带民事诉讼的问题: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第一审判处被告人死缓(因伤害致死)被告人没有上诉,但是 ...
//www.110.com/fagui/law_350609.html -
了解详情
上诉的,高级人民法院是按死刑复核程序审判,还是按照第二审程序审判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之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或者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对 诉讼问题的电话请示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向你室反映两个附带民事诉讼的问题: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第一审判处被告人死缓(因伤害致死)被告人没有上诉,但是 ...
//www.110.com/fagui/law_21058.html -
了解详情
个人的责任,因此不存在由国家机关与工作人员承担连带责任的基础。[12]笔者基本倾向于第二种观点,但具体到司法者的侵权责任,笔者又认为,当国家替代司法者承担 ,也大体如此。如法国1972年7月5日制定的《建立执行法官和关于民事诉讼程序改革法》第11条规定,国家必须赔偿由于司法公务活动的缺陷而产生的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