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罪犯,是否具备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和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裁定)书、执行通知书、结案登记表; 2.收监监外执行的罪犯,是否具备撤销假释裁定书、撤销缓刑裁定书 报经本院检察长批准,及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 (三)人民检察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后十五日内,被监督单位仍未纠正或者回复意见的,应当及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5222.html -
了解详情
报告,应当立即派员赴现场了解情况,并及时报告本院检察长; (二)认为可能存在违法犯罪问题的,派驻检察人员应当深入事故现场,调查取证; (三)派驻检察机构与 报经本院检察长批准,及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 (三)人民检察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后十五日内,被监督单位仍未纠正或者回复意见的,应当及时向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5221.html -
了解详情
,从监管制度的根源剖析,刑罚执行监督过程中应该重申监管制度的教育与矫治理念,纠正刑罚执行部门的理念偏差,使之回到正确的轨道。 二、刑罚执行监督的主体与 看,上述法律文书应得到执行机关的尊重和履行,对其自身违法行为及时进行整改。但问题在于,《纠正违法通知书》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强制力,能否在实际工作中得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225.html -
了解详情
标准,显然有悖立案监督的立法原意。 笔者认为,通知立案 针对的是立案活动的违法行为,因此 研究通知立案的条件,首先必须研究立案的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3 ,发现公安机关对依法不应当立案的案件立案的,应当向公安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通知公安机关撤案、解除强制措施或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处理。公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13.html -
了解详情
等犯罪的,立案查处;5、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汇报,建议予以纠正。6、向当地纪检监察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建议给予刑事立案主体及其直接责任人员党纪政纪 侦查;同时可依据法律规定对公安机关不予侦查的原因进行调查,可通过发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建议等方式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如涉嫌徇私舞弊的可依《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80.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遭受不当侵犯、乃至最终形成冤假错案,究其原因,大多源于侦查程序中存在的违法行为,侦查活动监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6] (一)当前侦查活动监督中存在的主要 的最强有力手段,就是以口头方式向侦查人员或者公安机关负责人提出纠正,或者向公安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9]但在我国目前公、检、法三家格局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19.html -
了解详情
其实质是剥夺了民事主体的诉权。 [13]对此,检察机关应当向相关法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 (二)对审理、裁判与调解环节的监督 1.监督的范围。 [14] 关注的案件;影响社会稳定的当事人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案件;当事人认为诉讼过程存在违法情形,申请检察机关进行监督,检察机关认为有监督必要的案件。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90.html -
了解详情
通常也无可奈何。因为法律既没有规定公安机关必须根据纠正违法通知书的要求纠正违法行为,也没有规定公安机关不纠正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2.监督方式、途径 候审、监视居住等案件无从得知,信息渠道不畅,同样的原因也使得对公安机关违法没收保证金、以变相拘禁的方式执行监视居住、连续使用取保候审和监督居住措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574.html -
了解详情
可看出,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立案监督的手段主要是一些软措施,如发纠正违法通知书或检察建议。 基于立法上的缺陷,导致了开展立案监督工作的先天不足。如 人民检察院对刑事立案主体的“不应当立案侦查而立案侦查”及其他刑事立案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的立案监督权迫在眉睫。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注意划清“没立案”和“不立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47.html -
了解详情
纠正。(二)适用方法和后果适用这种监督方式,检察机关应当出具纠正违法通知书,正式送达人民法院。接受送达的人民法院应当是在诉讼中存在错误的法院。人民法院在 程序性错误,或者是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活动中应当予以改进的问题,提出纠正意见或者改进意见的一种监督方式。这种监督方式不具有特别的强制效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