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于犯罪人,不能在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进行分担。很明显,责任分担说中的所谓责任含义不清,应进一步深究,进行合理解释以防止误解。 2. 分担责任说未对 的影响。 将被害人过错纳入刑罚裁量考虑的范畴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刑罚目的的必然选择。既然被害人过错是导致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69.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事政策发展而来,又在建构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全新的含义。宽严相济承继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精髓,将严厉打击与宽缓处理有机结合, 。⑼在法律范围内从重及时打击恐怖主义犯罪,不仅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必然要求,更是尽快消除社会恐惧,恢复社会秩序的有效途径。所谓依法从重,是指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66.html -
了解详情
亦可认定构成盗窃罪。200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更是将盗窃数额忽略不计:“对于入户盗窃,因被发现而 抢劫罪存在的缺陷,则离不开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根据罪行危害的大小来决定刑罚的轻重,重罪重判,轻罪轻判,罪刑相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76.html -
了解详情
考虑到了罪犯已在国外受过刑罚处罚这个事实的。这种考虑,符合我国刑法“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精神,符合我国刑罚教育、改造、挽救罪犯的宗旨,而不能被理解为是对 (注:参见注⑦引书,第294~295页。)通过以上对法律的域外效力的含义和我国刑法有关规定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刑法,至少在现阶段,是没有域外效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29.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的一种可喜进步,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精神,对于有效地打击犯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笔者就试着从宽严相济的 好的举措。 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入美国关于“如果司法机关对其作证内容所涉及的罪行准予豁免,证其有罪的可能性也随之消失,被询问(讯问)者就有义务如实作证(供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17.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文义解释过程中,不应突破刑法法条中语词的可能的含义;超过可能含义范围的解释违反了法治国原则,因而是不合宪的[16]。就历史解释而言,刑法规范出台时的 这一权利的剥夺是无法根据《刑法》第5条有关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规定得出合理解释的,对驱逐出境性质给出合理解释,只能从保安处分(或称预防性措施)角度加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002.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文义解释过程中,不应突破刑法法条中语词的可能的含义;超过可能含义范围的解释违反了法治国原则,因而是不合宪的[16]。就历史解释而言,刑法规范出台时的 这一权利的剥夺是无法根据《刑法》第5条有关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规定得出合理解释的,对驱逐出境性质给出合理解释,只能从保安处分(或称预防性措施)角度加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6740.html -
了解详情
上诉权、被害人请求检察院抗诉权、检察院抗诉权以及规定量刑的原则和标准来制约法官的量刑权。 (二)量刑均衡的含义及重要性 所谓量刑均衡,实即科学量刑,或称正确 加剧罪犯的抵触、对抗情绪和刑事矛盾,不利于改造和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在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指导下,实现量刑之均衡,能够有效地纠正重刑主义思想,符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321.html -
了解详情
处理的结果大致有四种: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祀。情实,即罪行属实、量刑确当,应当处决;缓决,指情节属实、危害性属实,但有值得怜悯的情节 低于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和出售出入境证件罪的处罚规定,致使上述各罪的罪刑结构失衡,既有违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同时,也使得刑法对上述两种渎职犯罪的打击不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75.html -
了解详情
上诉权、被害人请求检察院抗诉权、检察院抗诉权以及规定量刑的原则和标准来制约法官的量刑权。 (二)量刑均衡的含义及重要性 所谓量刑均衡,实即科学量刑,或称正确 加剧罪犯的抵触、对抗情绪和刑事矛盾,不利于改造和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在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指导下,实现量刑之均衡,能够有效地纠正重刑主义思想,符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