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9、肖永平、李臣:《国际私法在互联网环境下面临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0、徐昕:《信息 的发展趋势》资料来源://www.tyfw.net/dispnews.asp?id=1531. 11、鞠海亭:《我国域外送达制度的完善》,2006年8月18日,载自中国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043.html -
了解详情
,第32页。关于法律直接适用理论,可参见徐冬根:《论法律直接适用理论及其对当代国际私法的影响》,载《中国国际法年刊》(1994年);《当代西欧 of Laws (1964), etc. 61 参见韩德培、杜涛:《晚近国际私法立法的新发展》,载《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38.html -
了解详情
货物销售合同法律适用公约》第16条,更采用“明显违背”的措辞来体现对公共秩序保留限制适用的趋势,我国立法特别在制订《民法典》时应与之接轨。当然“明显违背 屹立于世。严格规则与有限自由的结合和互动,无疑是当代法律和国际私法发展的趋向及21世纪法治的应然图景。 成文法则固有的滞后性、机械性、僵硬性和有限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53.html -
了解详情
的桎梏,解决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以保护未出生者和逝者的权益为目的而构想的人格权的延伸保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悖论。首先,对与未 的民事主体范围,完善民事主体制度,更好的适应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趋势。环境法和国际法视角的不足在于:现时立法落后;着重于保护现代人的利益,无过失责任的引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87.html -
了解详情
现实[51],也不再符合当今法律发展的趋势。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可能面临相同的问题,或者先后遇到相同的问题。他国的先例或者立法对我国而言就具有前瞻性。 〕。最高法院副院长李国光在一次对法官讲话时,也持“优先适用国际法原则”的观点。李国光指出,法院在处理涉外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时,可直接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05.html -
了解详情
,相信事实自己会说话。新法律现实主义坚持进行动态和发展的观察,并不认为法律只能是对习惯的确认,承认当事实本身足以证明社会的某种发展趋势和需求时,通过 中的教条化倾向已经初见端倪。强世功:迈向立法者的法理学法律移植背景下对当代法理学的反思性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实际上法学家偶像化也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858.html -
了解详情
一门新兴学科,国内在1985年由陈炯、潘庆云撰文提出,1993 年首届国际法语言研讨会在德国波恩召开,标志着其学科地位正式确立。[1]文章将二十 提供了一种对照性反思。 (二) 法律翻译对法律发展的作用 法律翻译从近现代到当代,这种翻译为中国引入了大量西方的法律思想观念、法律法规和文本,为中国这种外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381.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民权、促进民生为最高目标,应当以人的幸福为最终归依。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国际法的发展方向应当是人本主义的,[35]即国际法律制度、行为必须有利于人的 》,《政法论坛》2006年第3期。 [35]参见曾令良:《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36]参见李鸣:《民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58.html -
了解详情
与自然的关系,对传统的以当代人为本位的法律思想、法律观念、法律价值取向、法律重心、法律救济、立法倾向等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价值取向,在此 公平地对待未来人类国际法、共同遗产与时代间衡平》,法律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13] [美]彼得S温茨著 朱丹琼等译:《环境正义论》,上海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087.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表现为国家间法律(国际法)的形成以及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相互影响。而在当代,《知识产权协定》拟定了新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标准,并以此作为各缔约方 即一致性标准,决不是低水平,它在很多方面超越了发展中国家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3)立法一体化的内容包括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0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