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二重处罚、一事不再理等方面的问题,并和处罚法人的刑事政策上的必要性及团体的不可罚性这一传统的刑法理论达成妥协。因此 ]Anne Ehrhardt,a.a.0.(Anm.7),S.30. [5]何秉松·法人犯罪与刑事责任[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125—126. [6][9]川崎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42.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2004年 被害人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的,精神损害赔偿可列入赔偿范围。因此,已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无须赔付精神损害抚慰金,其他被告有可能承担。 为进一步规范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2338.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行为能力的人。例如:按照我国刑法典第17条、第18条的规定,完全无责任能力人,为不满14周岁的人和行为时因精神疾病而不能辩认或者不能 :(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因其年龄因素的影响而不具备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2)又聋又哑的人;(3)盲人;(4)尚未完全丧失辩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3745.html -
了解详情
不成立。理由如下:国家应当将保护公民的权利与自由放在第一位,综合运用包括刑事政策在内的社会政策,尽可能的抑制犯罪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刑法规制 诱惑侦查对被"诱惑"犯罪者主观心态与客观行为的影响,由此对被"诱惑"犯罪者的刑事责任作一个全面的探讨。根据国内学界的主流观点,诱惑侦查可以根据被"诱惑"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710.html -
了解详情
就应该认定为抢劫罪。依照这种意见得出的结论是:本案中,被告人张某某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构成盗窃罪,但是他有盗窃行为,可以认定为抢劫罪。在最高人民 ([2003]高检研发第13号)中对四川省人民检察院的请示作出了明确的答复: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实施了刑法第269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263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296.html -
了解详情
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死亡的行为,依据刑法是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例如,15周岁的甲绑架他人后故意杀害他人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 责任时期。除上述规定外,刑法第17条第4款还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地,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0061.html -
了解详情
能力凡年满18周岁、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且智力与知识发展正常的人,都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实施的刑法禁止的危害行为,其辨认和 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只有精神病人才有可能成为刑法典第18条规定的无责任能力人;至于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人,则不属于刑法典第18条所称之“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292.html -
了解详情
的体系。{13}换言之,不可罚的事后行为并非一个立法概念,而是诸学者根据纷繁的刑事判例对此类法律适用现象的学理总结。而事后行为被评判为不可罚的原因是 说明失去所有权。 (4)在盗窃自己所有并为他人合法占有的财物的场合,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何认定?有观点称若行为人事后向他人明确告知并提出无需返还则不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389.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能力的意见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一、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提出刑事责任能力意见是惯例 我国1989年《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第九条第一项 有自相矛盾之处。持惯例观点者认为,如果不允许司法精神病鉴定书提出被鉴定人责任能力状况的意见,那这种鉴定书就无异于临床精神病学诊断书,而很难说它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910.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故意杀人等八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理应兼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实施绑架犯罪中杀害被绑架人的行为,与一般的杀人行为相比, 工作委员会法工委复字(2002)12号《关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问题的答复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你单位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4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