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嫁制,都有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如果对其适用不严格限制,就必然导致对单位犯罪打击不力的情况出现。从世界各国的立法趋势来看,大陆法系原先多采用代罚制 给作为自然人的公民造成重大损害,比如环境污染已成为一大公害。也就是说,在自然人面前,单位是强大的,因而在社会生活中负有更大的注意义务,比如对环境保护负有重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17.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犯罪的相关规定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修订后的刑法正式颁布实施,关于单位犯罪的相关条款及规定在刑法典中已较为明确具体。刑法总则第30条规定:公司 主管人员从轻处罚两个方面。笔者认为,在司法实践中,可以根据自首情节,对单位判处罚金的,通过酌情减少或允许分期缴纳来体现;对直接责任人员,则比照自然人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39.html -
了解详情
受被代理人的委托,在一定权限内代替或者协助被代理人参与刑事诉讼活动。 三、完善单位犯罪的刑罚1.引入资格刑。 我国刑罚体系中的资格刑主要为剥夺政治权利,且 法规规定的停业整顿、扣缴、吊销执照等行政制裁措施,根本剥夺或者暂时剥夺有关单位的经营能力,这样既加大了制裁的力度,又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36.html -
了解详情
或负责人等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自身投案或者经授权委托并能代表单位投案意志的其他人代为自动投案后,必须要由其中的自然人实事求是、客观、彻底 四、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立认定的原则 《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62.html -
了解详情
,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据此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处罚采取已双罚制为主,单罚制为辅的处罚原则。根据《刑法》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1、如何理解对单位的处罚 根据刑法规定在自首的情况下,对犯罪分子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由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44.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有以下根据。 (一)刑法立法精神依据 自首制度的确立,一方面有利与分化瓦解犯罪势力,争取绝大多数犯罪分子,激励和促使他们悔过自新;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侦查机关破案的 享有与刑事责任一致的权利,自首的资格和获得从轻处罚的机会。[4]因此单位犯罪自首制度的确立是符合《刑法》立法原意的。 (二)刑法基本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28.html -
了解详情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只判处自由刑,不并处罚金。[①]现行立法对单位犯罪中责任人员的罚金刑适用标准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有损立法的科学性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如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等,综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667.html -
了解详情
参考文献: 1、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上编)[M].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2、林准.中国刑法教程[M].人民法院出版社,1989. 3、陈光良.单位犯罪:以规范为角度的分析[J].河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3(1). 4、龚培华.单位犯罪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J].华东刑事司法评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793.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作者:蒋举功 (河南梁园律师事务所) 内容提要: 对于单位犯罪,因对其判处刑罚时无法适用剥夺自由刑——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责任的情况下,才能追究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单位和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之间的关系是依附和被依附的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557.html -
了解详情
负责人等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自身投案或者经授权委托并能代表单位投案意志的其他人代为自动投案后,必须要由其中的自然人实事求是、客观、彻底 进行,符合自首制度的立法精神。 二、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立认定的原则 单位犯罪自首的成立相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个人自首的成立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