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是指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依法定方式和程序对行政职权行使者及共所实施的行政行为进行法制监督的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 的。⑧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建立和完善对行政权的控制、制约、规范机制是必要的、必须的,而控制、规范行政权机制的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行政法。 那么,行政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358.html -
了解详情
说明理由的权利以及听证权等。这些权利既是实体权得以实现的保障,又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2.行政救济中享有的程序权利,包括复议申请权、起诉权、请求救济权以及 不完全一致,但无一例外都强调行政法对行政权的控制。行政法发展至今,更关注公民的行政权益,如服务行政的兴起,日本行政指导制度的建立健全等。第四,从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150.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具有统治权并可设置机关以便行使、籍此实现行政任务的组织体。日本的行政法学者们则将行政主体界定为行政权的归属者。在美国,行政法著作一般不讨论行政 。行政权呈不断扩张趋势,对行政权的控制也就变得十分重要。控制行政权的途径有多种,但最有效的控制是直接将行政权的运作置于公民的监督之下。行政主体制度以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37.html -
了解详情
与通过程序控权的正当程序模式并称为现代行政法两大控制权力模式。在行政权力并不强大,行政权的内容以规制行政为主的时代,行政实体法对行政权的规范是有效的。 社会权利的基础之上,已不同于济贫法时代,但在给付的过程中仍然承载实现一定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控制目标。如申请必须以家庭为单位或附带一定工作要求,就蕴含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082.html -
了解详情
以程序理性的制度设计分不开的。 代表公民权利的公平与行政权所追求的效率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传统行政法的命令控制模式不能有效地使这一对矛盾得到平衡,通过行政 行政程序法论》,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9月第1次印刷,转引自毕雁英,行政程序对财产权的保障,2007。 [19]湛中乐著,《现代行政过程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553.html -
了解详情
,强调司法权对行政权的控制和约束。而在中国现阶段,司法权在一定程度上仍从属于行政权,因为行政权决定着司法权的财政和物质资源供给,在宪政上表现为强行政、弱 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应分工负责,加强司法机关的司法权力,使之真正成为能够制约行政权的独立力量,实现议行合一制度下的权力分工。司法独立包含法院独立和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86.html -
了解详情
宽泛的行政裁量之后,再亡羊补牢,以授定控,寻找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避免其滥用。笔者认为应当将这种颠倒的裁量授予理念颠倒过来,确立起裁量补充性、辅助性、风险 选择的可预期性。现代行政法要全面实现通过强化对行政权的规范和制约来维护和拓展公民自由这个行政法治目标,就必须对公共行政予以严格规制。尽管在历史上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535.html -
了解详情
相当的身份属性,对行政权的控制,即是对行政主体的控制,也能促进对未来行政体制的完善。对行政主体积极有效的约束,是依法高效实现行政目的的充分条件。控 。 [1]人大监督,公民权利,社会自治,正当程序,权利责任等多元化控权方式分别从不同的层面构成对权力的控制。行政机关内部对于自身的监督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的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940.html -
了解详情
了极致。譬如,发生重大案件时,对一定范围内的宾馆旅店甚至居民住处进行挨家挨户的“扰民式”的大排查。诚然,对如何把握“有违法犯罪嫌疑”是一个带有主观性 程序正是法治和恣意人治的分水岭。现代法治发达国家对行政权的控制正是通过合理的程序规制来实现的,合理的程序一方面限制了国家行政权力的恣意扩张,另一方面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39.html -
了解详情
成功经验。两种权力的各司其职和互相制衡,使行政的效能得以实现,使社会公正得以保障。为了控制行政权的膨胀和滥用,法制史现状强调司法权对行政权的控制和干预;为了不 方式,已经具备了准司法程序,即有了双方抗辩权和合议裁决制。还有就是《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裁决终局行为。二是行政权的政策性规定被司法权接受,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65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