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刑事辩护的高级形态是程序性辩护,而程序性辩护在我国处于萌芽状态,存在八大误区:立法宗旨理解不到位,望文生义确定程序违法;不当放大程序瑕疵,过度进行程序性 当事人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而积极提供证据,同时也为法院在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如何裁判提供依据。 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不同,举证责任仅是一种行为意义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961.html -
了解详情
要素来框定,那么,在确定了这一基本范围之后,待证对象的举证如何在当事人之间进行具体分配,则必须由犯罪构成的体系结构来予以指示。这是因为,犯罪构成作为 相信合法辩护事由之存在,较之优势证据的情况下,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做出肯定刑事辩护的裁决。[39] 小野清一郎同样看到了此点。应构成犯罪的事实即符合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26.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审判人员的侦查权和调查权相比,律师的调查取证权有以下特点: 1、律师进行证据调查不具有法律强制性。我国刑诉法第45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有 特别是想做一名好律师,同时也是保护好自己的最根本、最重要的一项要求。 三、律师刑事辩护庭审质证技巧在法院审判阶段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刑事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846.html -
了解详情
全年刑事案件总数的比例基本上都在5%以下,表明在当今中国建立刑事辩护准入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 还有论者以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案例为分析模本,论述了辩护律师在被告人 的诉讼监督,如何实现诉讼监督职能的优化配置进而更好地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树立司法权威,是学术界较为关注的话题,检察机关亦对此进行了诸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094.html -
了解详情
了州政府对死刑案件贫穷被告人委派辩护人的责任以及被告人自行聘请律师在审判准备和审判进行中没有足够时间和条件提供有效援助,法院为其指派辩护人的职责。1938年 刑事审判制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6}顾永忠、李竺娉:论刑事辩护的有效性及其实现条件,载《西部法学评论》2008年第1期。 {1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95.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的解决。这样的问题有: 第一,自我辩护的完善问题。关于自我辩护的问题,刑事诉讼法在修改完善时如何将自我辩护规定为一种权利,以及要不要赋予被告人 才能结束羁押状态,根本不需要期限。显然,如果强制措施制度的宗旨只是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的话,就应该这样理解。但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对于羁押也好,对于强制措施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405.html -
了解详情
道格拉斯的著名论断被诉讼法学者广泛引用,用来证明程序法的重要作用。然而实践中又是如何呢?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 “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仍然严重,程序法 权利或实施某一诉讼程序规则,从而保证自身诉讼权利的实现。刑事程序性制裁的存在,为被追诉方进行程序性辩护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据,使其能够在诉讼中充分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884.html -
了解详情
反而不利于人民法院对案件作出正确的处理,也不可能发挥律师在辩护中的作用。 (二)人民法院如何保证被告人获得和行使辩护权? 第一,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的案件 规定在审判阶段以前的诉讼阶段被告人就获得了辩护权并可聘请律师帮助进行辩护,再考虑我国刑事诉讼的需要和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似有重新规定的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87.html -
了解详情
对辩护律师权利的保障方面。譬如,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没有有效的程序保障;辩护律师不享有刑事辩护豁免权;对辩护律师执业中的人身、住所、办公室等没有专门的保障规定;等等。 程序、惩罚与保障的冲突也是难免的。对此,立法亦应在相关条文中作出如何进行处理的规定。作为处理冲突的一般原则,应当是利益的比较与权衡,这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94.html -
了解详情
权,但对于律师在何种情形下可以申请调查取证,相关机关按照何种标准进行审查,以及不同意申请后如何救济,法律皆语焉不详。我们认为,对于申请调查取证权,法律应当明确 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页。 [4]参见[日]田口守一:《刑事辩护制度》,载[日]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