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管教,该劳教的劳教,决不姑息犯罪。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既要从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采取有效形式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又要实事求是,该从轻、 惩处,对多次抢夺或多次盗窃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予以严厉打击。对未查获赃物,犯罪嫌疑人虽然否认犯罪,但被害人指认和目击证人指证能够相互印证的,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213.html -
了解详情
、孕妇以及精神病患者、盲聋哑人犯罪的特殊保护方面,这其中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又最为完备。但对同样处于弱势群体的老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则未加规定,使相应 的规定都从某种程度上表明我国刑法在事实上确认了刑罚个别化的原则。 人的责任能力不仅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且随着成年人进入老年年龄阶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34.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在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原则落实到了审判工作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并 能圆满履行所规定的义务,就作不起诉处理,否则将追究刑事责任。至此,对不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未成年人实行暂缓起诉的制度就由地方检察机关正式创立了。2004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05.html -
了解详情
聋哑人犯罪的特殊保护方面,这其中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又最为完备。但对同样处于弱势群体的老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则未加规定,使相应条文出现了结构性的缺失, 处罚的规定都从某种程度上表明我国刑法在事实上确认了刑罚个别化的原则。 人的责任能力不仅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且随着成年人进入老年年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92.html -
了解详情
未成年犯罪人。很多情况下,我们又习惯把未成年犯罪人称为“少年犯”。我们通常说的青少年犯罪,既包括了青年,也包括了少年,年龄跨度大于未成年。严格说来,青少年犯罪 挽救,并不意味着对其所犯罪行可以不处罚。未成年人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应当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刑事责任的起点年龄为14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19.html -
了解详情
安排、费用收取、学籍管理、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创造条件,保障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及时接受义务教育。流动人口流出地的人民政府应当配合流动人口流入地的人民政府做好有关教育管理 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洗浴场所留宿无监护人陪同的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 ...
//www.110.com/fagui/law_10837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人对被害人应承担的赔偿被害人损失的义务。我国刑法并未对犯罪人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对刑事责任有何影响做出明确规定,但我们可以从《刑法》第61条的规定中 范围。我们认为,将来可以适当扩大适用范围,比如,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刑事和解的范围可以适当扩大,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特点,可以更多地适用相对不起诉,我国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9456.html -
了解详情
该逮捕行为具有正当性。这种正当性不仅是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更是刑事强制措施合理性适用的基本要求。 2.未成年人犯罪程序的价值取向决定逮捕必要性证明的重要地位 环境或与以往判例具有明显差别的特性,则需举证加以证明,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逮捕必要性证明中案例指导制度还需要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首先,品格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682.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责任能力者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 显然,通说是希望通过对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进行限制,从而限制刑法的处罚范围,然而,事与愿违,这种限制反而将共同 有多重含义,只能在阶层体系中可行。在上述三个设例中,认定未成年人或者说是此类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构成犯罪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一定要追究他们的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53.html -
了解详情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分析三大形式特征分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未成年人犯罪在全部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在逐年上升,涉案未成年被告人增加幅度较大。例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 决定了他们的可塑性和可造性。从某种意义上看,对未成年人犯罪,社会的责任大于未成年人犯罪自身的责任。打击仅是低层次的防范,预防才是最有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