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版,第703页。 1 宫晓冰:《中国公证制度的完善》,《法学研究》2003年第5期。 2 徐昕:《论私力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 》2004年12月第12卷第6期。 1 部分地参见李云:《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局限性及其完善的构想》,《理论探索》2004年第2期;王忠山、伍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6.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的维护有赖于国家完善的制度建设。现代国家基本上建立起了以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为体系的诉讼体制,以纠正各种利益分配的不正义。在我国,民事诉讼仅 中,检察长几乎享有原告的全部诉讼权利并承担原告的全部诉讼义务。参加案件的检察长可以查阅案件材料,申请回避,提出证据,参加对证据的审查,提出各种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455.html -
了解详情
必要制定,因为任何旨在确立诸如管辖分工、回避、辩护、逮捕条件、羁押期限、上诉制度的规范,无一例外地都会捆住公检法的手脚,使其无法随心所欲地打击犯罪, 一直是我国刑事诉讼的焦点和核心,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护已得到相应改善与强化,特别是随着辩护制度和证据规则的日益完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37.html -
了解详情
不可替代性而专家证人却具有可选择性的原因之所在。此外,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的通说认为,证人是在诉讼开始之前了解案件情况的人,[26]而专家为准备专家 。当事人可以可能存有偏见或不合格为理由提出反对意见。对于可能存有偏见的理由可以参照回避制度的规定执行。 3.除特殊情形外,专家证人原则上应出庭以口头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160.html -
了解详情
不可替代性而专家证人却具有可选择性的原因之所在。此外,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的通说认为,证人是在诉讼开始之前了解案件情况的人,[26]而专家为准备专家 。当事人可以可能存有偏见或不合格为理由提出反对意见。对于可能存有偏见的理由可以参照回避制度的规定执行。 3.除特殊情形外,专家证人原则上应出庭以口头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159.html -
了解详情
的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结束后,人民陪审制度的完善也提上了日程。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案件,可以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司法民主,是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 ]《美国历史文献选编》,新华出版社,第45、152页。 [8]方蔼如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法律出版社,第172页。 [9]曹文振:《 陪审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12.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损失。说明被害人有获得赔偿权。在程序方面,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被害人有提起自诉、申请回避、委托诉讼代理人,申请重新鉴定、勘验、检查、成为 中明确确立被害人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同时,解决我国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中的执行难问题,应当完善犯罪损害赔偿的财产保全和先行给付制度,并考虑将犯罪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739.html -
了解详情
或官制中,法官并没有如同西方法官一样,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群体受到民众的重视。在近代对西方法律制度的移植过程中,司法官也一直因行政权力过于强大而不仅未能 宪法基本权利被侵犯时难于获得实质救济的制度性因素。我国刑事诉讼的可诉性存在严重的缺陷,但是在刑事诉讼中被不当侵犯的宪法基本权利,必须被司法救济已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64.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存在的矛盾,一方面使调解原则难以贯彻实施,另一方面,又造成了诉讼制度的变异,使法律对审判活动的约束软化。同上,第404页。 3.《民事调解规定》关于一方 机关带来负面影响。翟业虎:论法院调解失控,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五、关于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的几种主要观点 (一)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648.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鉴定规划、程序和方法。《决定》中对建立健全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完善鉴定人回避制度的规定,就为建立鉴定质量保证体系提供了法律依据。 第六,建立 ]王磊,郝晓君,我国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现状及改革思路 中国司法 2005年03期 [7]包建明,论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及其制度的完善 中国司法鉴定 2004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