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显然也过于宽松。但在最高人民法院不久前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这一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观。按照该《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 的两种改革理路才能相安无事并且相辅相成。第二个问题是民事诉讼基本保障的“国际法化”问题。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人们认识到,为了维护交往秩序,保护当事人基本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5.html -
了解详情
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自认,可以撤回。对于自认撤回的法律效力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规定,自认撤回后就“ 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③][④]黄松有主编:《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总第16集,法律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315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57.html -
了解详情
和“每月应付租金数额”以及“租用时间一年半”属实,所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解释第75条第1项(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 而被告刘某是否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给付租金的义务,对此,依照《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被告刘某应对已履行给付租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8366.html -
了解详情
的条件。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在2008年12月颁布的《关于适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关举证期限规定的通知》(以下称举证期限通知)中明确,当事人 的管辖,而提供证据无疑是就实体问题进行答辩。 [6]参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厦门大学法学院联合课题组:《新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执行与完善》,《法律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514.html -
了解详情
制定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详细列举了证明责任倒置的八种具体情况,这是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 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证明责任的承担。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才能保证法院稳妥而正确地裁量证明责任倒置。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869.html -
了解详情
的审判管理机制;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出台。 以上种种 诉讼法第54条和第55条确立了代表人诉讼这一新型民事诉讼类型,而在确立何种民事诉讼模式问题上存有不少争议,不少学者要求建立以当事人主义为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76.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抗辩理由而导致在庭审阶段投人相当的精力去审查证据的形式效力。第三,我国一般民众的法律素质问题。举证时限制度的设立,其意义之深远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77页;李国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一274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120.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中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不按合同履行义务就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10; ③ 傅国云:《〈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适用中的几个问题》,载《中国检察论坛》,2002年第3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61.html -
了解详情
的维护,这种行为就从违法转化为合法。 此种情形如果进一步推开,适用于涉及隐私的场合,又会怎么样呢?对此有两种看法:其一,私录资料虽涉及对方或 时,可以通过宪法法院予以救济。 [4] 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出台后,释明权问题更加引起了实务界的关注。 [5]参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90.html -
了解详情
的次数作出规定,对违反法定程序的范围也欠缺理论和实践的求证。 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其第68条规定 侵权。这是一个很有趣、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什么我国国家赔偿法只对民事诉讼中的行政性司法侵权行为承担责任,而对大量的、纯司法性侵权行为判决和裁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