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国家比喻;国家形象;国家有机体;道德-精神有机体;社会契约论 【写作年份】2010年 【正文】 一、引言 公法思想和着述的核心是国家形象。而 }(P.405)。 转向国家有机体理论意味着,割断历史传统的自然法理论在梁启超国家思想中逐渐失去了有效性和正当性。梁启超在1903年后写了许多有关历史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50.html -
了解详情
在二战中达到极致。战后德国基本法确立了自由民主基本秩序的宪政选择,通过法律思想的反思和基本法的价值实践,现代德国最终成为一个宪政民主国家。德国的宪法思想 要人们做顺民,鼓励人们顺从和与人为善。这种旧道德应为新道德取代,而新道德的基础就是超人思想(bermensch)。 [11] 尼采认为,大众只是一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241.html -
了解详情
的高级形态,契约秩序(成文或不成文)只有内化在心中才具有历史的动力性,内心的道德秩序表达为社会契约形式才能强有力地驾驭复杂多元化的现实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无意识的 之三本也。(荀子礼论)荀子是一个兼社会学与文化思想的大儒,他把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道德与儒学的社会学观念礼阐释为社会结构化形态,得到了礼治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53.html -
了解详情
格尔为国家权威进行辩护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他的这种思想不仅不具有康德道德哲学的纯洁性和批判性,而且由于注重个人的利益得失和现实的社会关系 年9月4日(Die Zeit,4.Sept.2003 Nr.37)。 [3] 阿多诺《道德哲学的问题》德国苏尔坎普出版社,1997年,第10页(T.W.Adorno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903.html -
了解详情
所以,黑格尔为国家权威进行辩护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他的这种思想不仅不具有康德道德哲学的纯洁性和批判性,而且由于注重个人的利益得失和现实的社会关系,很 年9月4日(Die Zeit,4.Sept.2003 Nr.37)。 [3] 阿多诺《道德哲学的问题》德国苏尔坎普出版社,1997年,第10页(T.W.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21.html -
了解详情
理想的人格结构中,至少有两个信念,是对自由主义关于宽容、尊重的道德价值的直接补充。这就是\“恕道\”与\“恻隐之心\”。\“忠恕\”相联,\“忠\”是\“己欲 导致社会财富的分配严重不公的背景下,从正义角度肯定\“均平\”思想的价值,对于制度性道德的建设,具有不可轻忽的意义。儒学不一定需要通过变成政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27.html -
了解详情
, 刑法没有兴趣也没有权利去关照。刑法之所以对某些外在道德予以关注, 是因为这些道德不但有应给与谴责的思想动机, 而且还有表现在外部的危害行为。刑法规范调整社会关系 当然对这种行为得到的谴责、鞭挞, 已无需我们赘言。但我们对这种行为的道德谴责还不能简单地上升到刑法的层面施以处罚加以解决。[5]论者看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93.html -
了解详情
的大成,而且可以说是集了百家的大成的他是把百家争鸣的学说差不多都融会贯通了。①任何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时代的呼唤和需要。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德国历史学家雅思贝尔斯 荀子的礼治思想已在内容上、功能上大大突破先秦儒家的礼治思想。而从现实性上,荀子已将抽象之礼、道德之礼,外化为具体权利保障与矛盾协调的礼。荀子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81.html -
了解详情
的高级形态,契约秩序(成文或不成文)只有内化在心中才具有历史的动力性,内心的道德秩序表达为社会契约形式才能强有力地驾驭复杂多元化的现实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无意识的 之三本也。(荀子礼论)荀子是一个兼社会学与文化思想的大儒,他把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道德与儒学的社会学观念礼阐释为社会结构化形态,得到了礼治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04.html -
了解详情
加以裁判。第二,异教主义没有本质。“没有本质”意味着自由,意味着怎么做都行,意味着道德判断没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第三,异教主义没有主题。没有主题就是没有中心, 哲学就开始分道扬镳了。契约主义是普遍主义的,它接受了启蒙哲学的这种思想,即道德法则应该具有普遍性。契约主义的普遍性不是来自于形而上的人性,而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