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阻却,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因发生法律规定的事由,而使执行程序不能继续进行或者继续进行已无必要,如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中止执行、终结执行、决定 的程序一步步地实施,但是由于债务人无法履行裁判义务,或执行法官通过穷尽自己的法定职责,仍无法实现裁判的内容而停止执行程序。这首先是冲击了程序的有序性,当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78.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63 条规定,执行法官应当直接停止执行被执行人的到期债权,而实践中却以执行异议程序予以处理,严重浪费司法资源。 3.程序性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司法活动的频繁, 在执行过程中涉及权利义务判断和分配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和复杂, 过分追求执行审查权和执行实施权彻底分立势必会影响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539.html -
了解详情
强调执行人员打不还口、骂不还手、始终保持克制、忍让。一次抗法案件中,7名执行法官对2名抗法者束手无策。(注:案例297:东山两村妇暴力抗法, 不够独立、司法人员水平和能力有限皆会导致司法保护能力的不足。 不仅审判过程中司法保护能力不足,执行过程中法院对当事人及案外人的保护也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执行难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355.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和解效力终止而当然无效,原因在于:当事人在执行程序中达成和解协议,执行法官依法应当对其进行审查,包括和解是否为当事人自由意志的表示、协议内容是否合法, 执行法》应当将该内容予以明确。 其三,宜规范执行法院在执行和解中的职责权限。首先,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虽然可以在当事人愿意和解的基础上,积极促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483.html -
了解详情
收到判决书之日不一致的法律真空状态转移财产,逃避执行。(6)把处理执行中的争议事项,视为执行机构在执行过程中的附带权力不利于实体法的适用、当事人实体权利 。这就意味着应在完善立法的基础上,提高法官素质并充分发挥执行法官的积极性提高执行效益。 值得强调的是,执行效益的价值实质是通过寻找最佳的方式,即如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17.html -
了解详情
对和解过程是不参与的,任由当事人自行处分其权利和义务,执行法官所做的就是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对其内容进行审查,并将其协议内容记成笔录,存卷归档。 程序。而执行和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则没有要求。其原因是执行和解是在执行过程中进行的,执行法官执行的是生效的法律文书所确定的内容,而执行和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494.html -
了解详情
的执行和解就是人民法院在案件执行过程中由当事人或案外人、证人等人参加,由执行法官主持公开审查其异议或申请时双方当事人或当事人同案外人,在不违反法律禁止性 需要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而且这种约束不仅体现在履行完毕后消灭原有的权利义务,在履行过程中,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内容,可依协议要求对方承担责任。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116.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理论界和实务界缺乏统一认识和操作规程。目前,在司法实践中法官普遍认为民事诉讼不具有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功能。基于认识上的误区,法官对 为诉讼制度的直接运作成本。指人民法院和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进行起诉、审判和执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费用。直接成本包括公共成本和私人成本。参见钱弘道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369.html -
了解详情
,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就应该在确保整体利益发展的前提下,对个体权利义务进行平衡。具体说来,就是不以地方、部门利益代替国家利益;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是让各方当事人的诉讼过程中自主协商,讨价还价,达成协议,法官仅作为中立的协调人,其职能是主持协调程序、进行合法性判断和审查,督促当事人执行和解和调解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681.html -
了解详情
追加其他债务人为共同被告,法院决定追加的,应先征得债权人同意。在这一过程中法官应注意将可能产生的后果向当事人释明,如追加后债权人重复得利、债务人 不能满足申请人的权利,则其可以再次申请执行其他债务人。 笔者认为,涉及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执行的难点在于司法实践中执行的实际操作,对于全部被执行人,是全部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970.html -
了解详情